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聚焦“携手AI 焕新‘申’活”主题,上海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组织开展4900余场活动,覆盖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重点群体,触达全市216个街镇,提升月地铁文化专列及公益广告覆盖人流近千万人次,各项主题活动作品数量再次创下新高。
数字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上海市民积极拥抱AI的勇气和热情:除了用AI查找资料、生成图片、让AI讲故事,小学生会用AI规划旅游路线或者练钢琴时让AI生成自己喜欢的音乐乐谱;老年大学的阿姨最喜欢用AI的“一键功能”进行短视频剪辑工作还有照片调色;大学生群体借助AI打开瑰丽想象的创意世界,呈现出精彩的短视频内容。
在提升月期间,200余场线下“AI暖银发”培训,“手把手”帮助2.5万余位老年人掌握AI使用技能,跨越“数字鸿沟”;开设“职场核心场景AI应用实践课”等定制化培训,让AI成为企业员工的“好帮手”;组建多个企业助力团、公益讲师团,各领域百余名讲师共同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科普推广;举办“人工智能跨界创新实践周”等创新活动,覆盖3000余名青少年,推动AI应用从“能用”向“善创”进阶。
这些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市民都能走近AI、感受AI、学用AI,营造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浓厚氛围。
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
小米首款AI眼镜发布,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谷歌推出开源AI编程工具Gemini CLI;Anthropic宣布Claude新增AI应用构建功能。
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2.0发布;苹果公司就收购Perplexity AI事宜进行了内部讨论;英国AI初创公司PhysicsX估值据悉接近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