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万台充电宝被紧急召回,民航局发布史上最严禁令,本是个别企业的公关事件,为何演变为一场整个充电宝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已经通过3C认证的充电宝,为何仍不能确保安全?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知名电池检测机构、多家行业供应链企业,深度解析安全危机背后的供应链之困以及破局之策。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最近,有无3C标识,成为了评判充电宝能否安全且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深圳实测发现,三大常见品牌均仍有部分无3C标识的充电宝在流通。对此某品牌客服回应,可能是较早批次的充电宝没有印刷3C相关字样。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关注。第一财经记者从锂电池检测机构了解到,充电宝即便有3C认证依然还会有自燃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于虽然锂电池样品符合认证,但是在批量量产管控的过程中还是有可能会出问题。专家呼吁行业需锚定安全质量标准,对抗内卷。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最近,“3C贴纸”的售卖开始活跃,因存在违法风险,大部分电商平台已屏蔽相关关键词。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发现市场内可以无门槛买到“3C”标识的贴纸,甚至还能现场定制款式大小。同时在线上电商平台,仍有部分商家通过“定制贴纸”的方式规避审查。机场方面表示,贴上“3C”标识的充电宝不被认可,不能带上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