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2024年四季度显现初步复苏迹象,得益于政策转向和消费提振措施,但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大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三年调整后出现积极变化,预计未来一两年内将止跌回稳。
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消费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考虑让资金“直达”居民消费领域。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提升。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养老金融新模式,增强养老金融产品税收的广度与力度,鼓励养老产业的融资支持政策。
投资是延迟的消费,消费则是另一种投资。
随着数据要素重要性日益凸显,叠加信息技术加速发展、能源转型等重大变革,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有望发挥更多优势,为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持续创新营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外资作为投资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越来越弱,但对消费和进出口的贡献仍然十分突出。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落地,以及在去年低基数条件下,四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将好于预期。但若要实现2024年经济平稳增长,仍需努力。
社融增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企稳回暖,三季度经济表现可能超预期。
社融是我国独创的金融指标。
中美货币政策调控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实施货币政策,而美国则以调节联邦基金利率为主。
大V有话说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4.3%,第三产业增长6.4%,第三产业增速显著高于经济整体增速。
大V有话说 |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群体居民的储蓄利率弹性存在差异。
综合考虑到当下社会、经济和民生环境,目前我国不具备持续降息的宏观条件和基础。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海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离岸”的“制度属性”。
降准的幅度也体现了货币政策对实现多个目标的综合考虑。
储蓄水平持续过高可能造成市场萎缩、经济下滑,尤其应避免储蓄流向低效率的投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