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以中小微企业的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就业带动等贡献不可忽视。而融资租赁这一独特的金融工具,可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一两年来,远东宏信、江苏租赁、平安租赁、君创租赁等纷纷进军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市场。
长期以来,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居高是困扰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关键问题。近期,监管层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9月以来,央行连续两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改进民企融资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另一方面,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35万亿元。融资租赁行业经过10年发展,在飞机、船舶、交通运输、大型机械设备等传统领域已接近充分竞争。在资金面不宽松,优质资产稀缺的环境下,融资租赁公司纷纷谋求新领域。而其本身所具备的产融结合、期限灵活的特点,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通过融资租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燃眉之急”可谓恰逢其时。
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服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发挥融资便利、期限灵活、财务优化等优势,提供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产品和服务。2018年5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监管收紧之下,回归本源、专业化深耕、差异化发展,也成为了不少融资租赁公司的共识。
平安租赁将小微金融业务板块作为发展的重要创新条线,通过“小企业+小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租赁的解决方案。截至今年年中,平安小微租赁已累计服务1100多个小微客户和4000多个厂商,累计规模达到100亿元。
“融资的本质就是回到为中小企业微企业、为实体经济服务,以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租赁的本质就是牢牢抓住某些租赁物或设备的特点,走出融资租赁与其他金融方式的差异化道路,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平安租赁董事长、CEO方蔚豪表示。而要做好这一点,关键在于能不能用最低的成本识别小微企业风险,并管理好小微企业资产;同时用最低的成本为这样的小微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平安租赁副总经理李文艺介绍,平安租赁已形成集约化获客、模型化风控、标准化产品、制式化流程的模式。
7月17日,兴业金租第一党支部、第一财经第九党支部、中信金租综合管理部党支部在京同开展以“党建引领聚合力 租媒共建话清风”为主题的党建联建活动。
此次产品发行是多要素市场联动发展的全新实践和重要突破。
近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60亿元。至此,国内注册资本百亿级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增至10家。 7月4日,港股上市租赁公司,中关村科技租赁成功完成内资股增发,募集资金5.1亿元人民币,公司注册资本由13.3333亿元增加到16.151亿元。
6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召开倒计时30天活动,正式发布大会主题与主视觉,系统介绍各项筹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