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庆长假,去哪里玩都可以顺便看看艺术展

第一财经 2018-09-30 18:07:41

作者:孙行之    责编:李刚

十一国庆假期,各地都有精彩的艺术展开幕或继续,第一财经精选出值得一看的展览予以推荐。

这个秋天,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展接踵而至。除了此前引起轰动的辽宁省博物馆书法绘画展之外,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机构都推出了重量级展览。这些展览,有的是对人类童年时期的回顾,更多的是对古代文化的重温,比如世界最早的白鳍豚完整的骨骼标本、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徽宗《瑞鹤图》,以及清初“四王”的画作。第一财经精选出值得一看的展览,让艺术充实你的假期。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图片来自新华网

沈阳

辽宁省博物馆常设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书法展

展期:部分重要展品展出至11月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8月17日,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3个展厅正式对外试运行,至此,博物馆22个展厅全部对外开放。全新开幕的两个常设展览,在业内引起强烈关注,被誉为“今年最受期待的展览”。这两个展览,几乎浓缩了半部中国古代书画史,展出馆藏古代书法46件、古代绘画39件,其中包括许多鼎鼎有名的国宝级画作,如《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卷》、《元赵孟頫行书心经册》、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唐《万岁通天帖》、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赵佶《瑞鹤图》、明仇英《清明上河图》等。

唐·彩绘拱手女陶俑(背影),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大唐风华

展期:持续至11月3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展汇聚了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是自陕西历年出土文物中精心甄选而出。这些文物,代表了盛唐时期的艺术水平,从文化、生活、艺术、中外交流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呈现了唐代人的生活世界。展览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文武安天下”“皇室的珍宝”“长安多丽人”“骑猎散歌尘”、“大唐异乡客”、“学理共归真”。何家村窖藏和法门寺地宫的部分金银器是“皇室的珍宝”部分的重要展品。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作品,《格里松山的雪崩》,布面油画 ,1810年展出。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

展期:持续至11月6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三层

此展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英国风景画展,所有作品均来自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展览汇集了斯塔布斯、透纳、康斯太勃,以及惠斯勒、尼科尔森等重要画家的作品。这些画家不仅定义了英国风景画,也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展览从18世纪伟大的古典画家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开始,历经拉斐尔前派和印象派画家,直至20世纪先锋现代主义艺术家作品,全面追溯英国风景画300余年发展历程。在来中国美术馆之前,这些画作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起观展热潮。

清初“四王”绘画特展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清初“四王”绘画特展

展期:持续至10月30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

所谓清初“四王”,指的是明末清初的四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他们四人画风相近,尊崇传统,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受到皇帝重视,被尊为“正宗”。故宫博物院此次推出的“四王”绘画展分三个部分,汇集126件(套)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占一半以上。

 

上海

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

展期:持续到2019年1月6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中国的观众可能已经对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夸张、大胆的美国艺术颇为熟悉。然而任何文化现象都非无本之木,美国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囊括了创作于1865年到1945年间的80件绘画、版画,代表了美国在这段关键时期的艺术发展,旨在为观众介绍二战结束前美国艺术的来龙去脉。

80年间,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为国土扩张、科技创新、艺术蓬勃发展创造了机遇。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也刺激了新技术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增长带来了财富积累,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许多美国艺术家前往伦敦、巴黎等欧洲艺术之都学习,在多种文化潮流的影响下开创出全新的风格。同时,现代化都市中新的交通、交流和娱乐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与绘画主题。美国艺术在20世纪前半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到二战结束时,它已经准备好站在艺术世界的中心。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时间:持续到10月14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世纪初期,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开埠城市,经济、文化诸领域齐头并进,城市化、缙绅化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激发了市民对建筑的实用与审美的双重需求。与此同时,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引入中国,大量建筑设计人才相继涌现。近百年前负笈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建筑师”(朱彬、范文照、赵深、杨廷宝、陈植、梁思成、林徽因、童寯等二十余位)正是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学成归国,为中国建筑注入新鲜血液,成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与都市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

展览是国内当代艺术机构首次通过历史文献的方式,以具体案例系统性梳理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与发展,另观众得以重访上海现代都市的肇始与蓬勃。

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集体照,后排左二为童寯。童寯家属供图。

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

时间:持续至10月21日

地点:上海历史博物馆

这次特展由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包括自然历史、人类学与艺术两大部分。自然历史部分包括“溯源亚洲文会”、“中国的兽类走向世界”、“上海自然环境变迁的见证者”三个版块;人类学与艺术部分包括“从上海博物院的收藏看中国早期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文化人类学蓬勃展开的田野调查”以及“中国古代艺术品”三个版块。展览精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兽类标本83件、人类学标本7类、文献图书资料17本进行展示,并选取了文物旧藏以及与其类似的古代艺术品共计44件。

重要展品包括:世界最早的白鳍豚完整的骨骼标本和一副下颚标本、中国最早的兽类标本(采于1871年的金钱豹标本)、世界现存最早的海南长臂猿充填标本、中国收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以及贝叶经、东晋黄淳墓志、商周青铜兽面纹鼎等。观众可以从展览中探寻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发展,挖掘上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杭州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

时间: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在日渐喧嚣浮躁的时代,人们对古人追求雅致的“慢生活”愈加向往,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器物和心境传承至今。

长物意指“多余之物”,无用而有大用,极其精致的往往就是为世所珍的长物。一些闲闲散散、孜孜矻矻的人,一些坛坛罐罐、花花草草的事。“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通过珍贵文物勾勒出古代文人雅致的生活状态,并通过大量辅助资料折射士大夫们的精神与志趣,为观众呈现宋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日常。

 

银川

声·动——荷兰黑点艺术团体作品展

时间:持续至12月30日

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

近几年在西北地区当代艺术领域异常活跃的银川当代美术馆,在其主办的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结束后,又在国庆假期前推出了三个展览。

其中,荷兰黑点艺术团体在中国第一次完整展示“声·动——荷兰黑点艺术团体作品展”,同时开展的还有艺术家尹秀珍带来的中国制造系列展览“行思”,以及回顾宁夏50年代的老照片展览“饮水思源——忆50年代的宁夏”。“声·动——荷兰黑点艺术团体作品展”展出了颇为活跃的5位艺术家组合——黑点艺术团体近年来的10件重要大型装置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探讨声音、物理运动、光的认知领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观者不同的感官体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