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今天(10日)在京发布的《十八大以来减税降费成效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企业对减税降费“获得感”也持续提升。
报告还称,影响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效应的“痛点”和“堵点”仍然存在。这些“痛点”“堵点”包括减税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偏高、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加快等。报告所应用的数据部分来自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包括涉企收费相关投诉数据3.2万条。
国家信息中心今天在京发布《大数据看改革开放新时代》一书,《十八大以来减税降费成效大数据分析报告》是该书重大改革篇八大报告之一。
报告称,实施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简政放权的关键内容。2013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不断加码,并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实体经济“轻装上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份额持续下降,利润总额快速上升,2017年较上年增长21%。企业对减税降费“获得感”也持续提升,企业税费下降感知度(该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对税费负担下降的感受越明显)由2013年的2.12升至2018年5月份的3.38,提升幅度约为59.9%。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1项,减幅达72%,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到33项,减幅为69%;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到21项,减幅为30%,取消、免征、停征和减征1368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减收金额3690亿元。
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发挥出显著效应,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财政部数据显示,自2012年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以后,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减税近2万亿元。
报告称,随着成本降下来,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上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三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份额持续下降,“降成本”效果显现。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也快速上升,2017年达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也平稳上升,2017年达到6.46%,比2015年增长0.7个百分点。成本和利润“一降一增”反映出减税降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卓有成效,全国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某小微企业主表示,2016年,公司应纳所得税额为26.27万元,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下减免所得税3.9万元;2017年公司应纳所得额增长到48.19万元,享受到税收减免7.2万元,相当于2名员工的全年工资。
报告称,当前,深化减税降费仍需解决三大问题,包括减税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偏高、制度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
就未来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的问题,报告建议,继续完善营改增进项税抵扣链条,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加快解决商业银行支付给人民银行的清算手续费和银联结算手续费等购进金融服务、物流行业高速公路通行费、企业技改项目和不动产投入的融资利息、企业房屋维修费用、融资租赁利息支出等不能抵扣的问题。同时,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代开、认证和纳税申报程序等管理制度。
报告还建议,继续大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涉企收费,适当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建立高效、畅通的企业负担投诉处理机制,强化、完善乱收费举报、查处和问责机制,降低重点领域涉企成本,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缴费比例政策,并不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努力控制企业用人、用能、用地成本快速上涨势头。
8个AI行业大模型、30个应用场景、29个应用解决方案和13个智能终端产品发布。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去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并展望今年财政政策。
在一份宣传资料上记者看到,这家公司将个人用户分为9种类型,个人标签达到3800项,网站2亿多个,互联网品牌6万个,每日处理数据量达到了100亿条。
罗志恒认为,自200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防范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未来需要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和提高政策效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