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拥有宝马、奥迪总部的德国最富裕州今日大选,默克尔盟友恐失主导地位

第一财经 2018-10-14 16:17:27

作者:吴将    责编:冯迪凡

基社盟在自己大本营的统治力出现动摇,这是默克尔在德国政治影响力逐渐失势的缩影。

作为德国最富裕的州,巴伐利亚州恐将在此次地方议会选举中出现惊人变化,而总理默克尔则最不愿看到这一变化。

10月14日,德国巴伐利亚州举行5年一次的州议会选举。巴伐利亚州人口约1200多万,GDP约6000亿欧元,占德国GDP的18%以上,人均GDP高居第一,是德国最富裕的州。阿迪达斯、奥迪、宝马、西门子等全球知名德国企业的总部都位于此。

据德媒报道,最新民调显示,隶属于总理默克尔执政联盟之一的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CSU,下称“基社盟”)在该地区一家独大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民众对该政党的支持率从年初的40%以上,下跌至34%,处于近60年来最低水平;而绿党和近两年迅速崛起的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AfD)支持率分别飙升至19%和10%。

基社盟是默克尔任党主席的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下称“基民盟”)的姊妹党。两党关系十分紧密,德国州议会选举中,基社盟只在巴伐利亚州进行政治活动,基民盟则在德国其他15个州活动。

基社盟支持率创60年新低

民调显示,基社盟仍是巴伐利亚州议会改选中得票数最高的党,但大概率无法再单独组阁,必须寻求其他党派建立联合政府。与德国联邦选举制度不同,巴伐利亚州宪法规定,联合政府协议必须在选举结束后4周内达成,否则就得再次大选。

由于立场相近,基社盟可以和自由选民(FW,支持率10%)或自民党(FDP,支持率5.5%)结盟,再退一步还有社民党(SPD,支持率12%)可以作为后备选项。另一方面,如果绿党、自由选民、社民党、自民党组成所谓的“彩虹联盟”,足以让基社盟失去执政党的位置。不过德媒认为,由于上述四党政治立场差异较大,这一联盟仅在理论上成立。

如果基社盟不能在大选中取得大幅超过民调预期的结果,基社盟党魁、德国内政部长泽霍夫(Horst Seehofer)可能被迫辞去党内职务;如果得票率低于35%,巴伐利亚州长索德(Markus Söder)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无论如何,基社盟在巴伐利亚州的政治影响力已遭到削弱,而巴伐利亚政局的异动正是德国政坛风云变色的缩影。

自1957年以来,巴伐利亚州一直被基督教社会联盟(CSU,下称“基社盟”)所“统治”,在过去13次大选中,12次都获得了半数以上议席,从而单独组建州政府。

成也默克尔、败也默克尔

在德国联邦层面,基社盟自成立以来一直与基民盟共进退。在这届德国政府中,默克尔把内政部、发展部和交通部的部长职位分给了基社盟。但基社盟这次在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中支持率大幅下降,也同默克尔紧密相关。

2015年,默克尔打开边境接收难民。伴随难民涌入,加剧了的社会矛盾导致德国社会“左右”分裂。身为温和中间派的联盟党(CDU/CSU)“左右不是人”,支持率一路下滑。基社盟作为默克尔的盟友也受到牵连。

在11日德国电视一台公布的民调显示,联合执政的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支持率创下新低,分别跌至26%和15%。76%的选民对德国联邦政府的工作表示不满;56%的选民认为,总理默克尔应该为联邦政府当前的状况负主要责任,31%的选民则认为基社盟主席泽霍夫负需要对此负责。与此同时,“德国选择党”支持率稳定在16%,为支持率第三的政党。绿党支持率则升至17%,创下2013年3月以来新高。

泽霍夫在难民问题上相对偏右,曾多次公开反对默克尔,此举也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虽然在东德地区影响力甚大,从支持率看实质上已是第二大党,但在巴伐利亚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10%,没有明显提升。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基社盟并没有因此而受益,相反“排外”的表态却让不少支持默克尔政策的选民转投了属于左翼的绿党,使绿党支持率从年初的14%,上升了5个百分点,至19%。

虽然绿党料将成为此次大选的最大赢家,但“德国选择党”或许更为满意,因为只要越过5%的红线,后者就可以进入巴伐利亚州议会。这就意味着“德国选择党”将在德国除黑森州之外的州议会中都拥有议席。这对于成立6年不到的“德国选择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成功。德媒认为,鉴于黑森州的大选将于两周后举行,“德国选择党”进入黑森州议会的日子也已不远。

此次巴伐利亚州议会改选也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据基社盟议会党团发言人称,在选举前几周内已收到众多来自全球各地媒体的采访邀约,数量远超以往。许多外界人士将此次选举视为欧洲民粹主义倾向继续盛行的一种迹象,所有人都在关注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可以在此次的巴伐利亚拿到多少选票。

此外,基社盟在自己大本营的统治力出现动摇,也是默克尔在德国政治影响力逐渐失势的一个缩影。这不仅会对德国政坛带来影响,也直接影响到欧盟未来走向,毕竟离明年欧洲议会选举的时间只剩8个月不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