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出版社办公地的大厅里,摆着一架钢琴,地板则被做成黑白琴键的模样,这里的员工大部分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每年年终的音乐晚会,舞蹈、管乐、合唱等演出都是信手拈来,甚至唱歌比赛都要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充满艺术气息的团队在业务能力上不输其他出版社,多年来,上音社在全国音乐图书分类市场排行榜上年年雄踞第一,成为中国音乐出版名副其实的高地。10月16日,第一财经主办的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动”中,上音社摘得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佳”荣誉。
中国有两家历史悠久的音乐出版社,一家是有64年历史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另一家就是62岁的上音社。在副社长张佩芳看来,从更大的环境看,上海的文化积淀为上音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2017年,上音社的发货码洋已经达到2.2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是2008年转制前的3.4倍,总体规模已经是转制前的2.3倍。
上音社的出版物包含所有与音乐有关的书籍、乐谱、音像制品以及图片,内容来源分为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引进的图书大都是海外权威的音乐书籍。多年来,上音社以其严谨与专业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人们只要购买音乐类的书籍,就一定会想到上音社的书。”张佩芳说。
在2000多个出版品种中,占据最大销售份额的始终是关于钢琴的书籍。对音乐爱好者来说,钢琴是最普及也最基础的一种乐器。在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的上海更是如此,在过去20多年里,送孩子学钢琴是许多父母周末的必修课。
但分管销售的张佩芳发现,最近几年,传统民族乐器也开始火起来,这从上音社各类书籍的销售量就可以看出。在民族乐器教材中,关于古筝的教材又是最大宗,其次是二胡与琵琶。
在上音社的网站,书籍的分类方式与许多同行不同,对书籍采用了交叉分类方式,用多种指标进行归类,比如乐器、考级情况、难易程度、适用年龄等,让书籍用途一目了然,给读者提供了许多方便。这背后,是出版团队在追求专业性之外,不断适应普通爱好者、贴合市场需求的决心。“我们现在是三纵一横的架构。原来的业务包括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舞蹈三大部分。现在,我们希望每一个出版方向都把眼光放下来,在做好专业出版的同时,也出一些普及类的、大众的书。”张佩芳说。
最近五年的图书市场中,童书热度居高不下,几乎是唯一一个连续数年销售量上升的门类。在音乐这个细分市场上,针对少儿的书籍也是一个热门。除此之外,许多音乐入门书籍也越来越受欢迎。对此,张佩芳的解释是,“人们在物质上已经能够得到满足了,在精神上的需求也就更大了。”
不光是少年儿童在学音乐,老年人也进入了音乐学习的大军中。张佩芳发现,“现在老年人合唱很多,这类的书需求量很大。”针对老年人的乐器教程、乐谱,尤其是各类舞蹈教程都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今年3月,《不忘初心——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歌曲精选》在上音社出版,张佩芳告诉第一财经,这本书出版之后,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近十年,电子商务极大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62岁的上音社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顺应全媒体新业态。之前,上音社也做图书与音像制品的融合出版,一般是碟加书的形式。现在,上音社推出的许多图书都已经是一书一码。读者只要扫二维码,就能够在网上找到与书籍有关的多媒体资源,包括乐曲、网上课堂和名家讲座等。今年开始,上音社还设置了“融创666”基金,计划每年投入666万元,连续三年总共投入2000万,用于建设融媒体出版中心,配合全媒体资源的开发和运营。
面对不断涌现的私域直播骗局,各地已经展开相应的监管和整治行动。
第一财经对话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谈了谈老牌剧场如何策划音乐科技融创节,怎样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赔付包括:伤残或死亡保险金,医疗费用赔付,住院(照护)费用赔付。
随着我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群体还可以成为财富创造的重要力量。
对于中国的就业市场,AI并没有负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