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滨海小镇被文化地标建筑带火,现在又建了一座沙丘美术馆

第一财经 2018-11-09 18:08:32

作者:吴丹    责编:李刚

刚开幕的UCCA沙丘美术馆建在北戴河黄金海岸的沙丘之下,继“孤独图书馆”爆红之后,这里或许将成为下一个“孤独”的网红美术馆。

2015年,“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火爆朋友圈,阿那亚一夜之间人满为患,最孤独的图书馆也变成了最热闹的图书馆,最多时一天有2000多人参观。“人文美感,生活质感,以及精神共鸣,这些都是阿那亚的新价值。”阿那亚联合创始人马寅的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因海边建筑群这些超越常规运作方式的投入,让阿那亚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佼佼者。

若以传统开发思维来看,沙丘距离大海最近,如果推平来建商业海景房,似乎价值才是最大化的。但马寅不那么认为,他把这一段与海直线距离极近的珍贵狭长地带留出来,建了图书馆、音乐厅、先锋剧场、礼堂,以及现在的沙丘美术馆。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音乐、戏剧和艺术带来的生活。每一个建筑都以前卫而独一无二的姿态屹立海边,都承载着“孤独”的精神属性,吸引无数文艺青年前来打卡。阿那亚也从过去单一的不动产,变成最成功的文创街区,形成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中产阶级社群。2017年销售额达30亿元,成为旅游地产的网红小镇。

三年多前,建筑师李虎第一次到北戴河黄金海岸时,这里只是一片宁静的海。后来爆红中国的“孤独图书馆”和白色教堂还没兴建,这里也还没成为网红和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李虎很喜欢大海。他做过不少海边建筑项目,也在美国做过美术馆。他总想,若能将大海与美术馆结合起来,才是极致的梦想与浪漫。

位于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的UCCA沙丘美术馆( 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倪楠/摄)

沿着海边走了一圈,他看上一片长满刺槐和紫穗槐的沙丘。经年累月的海风将沙堆雕琢出高低起伏的天然曲线,李虎想起小时候最爱的挖沙游戏,“挖两个坑,中间打通,然后灌水进来。”如果要造海边美术馆,他想在沙丘之下挖出一座来。

在沙丘美术馆的落地玻璃窗外,种植了刺槐和紫穗槐。( 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倪楠/摄)

“这是我做建筑师20多年以来,遇到最困难最复杂的项目。”10月13日,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UCCA沙丘美术馆历经三年设计建造,终于正式开幕。身为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坦言,这间全手工打造的美术馆,是他职业生涯迄今遇到最大的挑战,“从墙面、地板的打磨,到一扇门、一扇窗、一个门锁的制作都是纯手工做出来的,一边做一边摸索,中间各种斗争。”

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陈晞/摄)

对UCCA馆长田霏宇来说,在海边建一座美术馆,是个既浪漫又疯狂的想法。UCCA将北京之外的首家分馆设立于此,无疑是阿那亚艺术版图中重要的一环。“20世纪以来,全球闻名的美术馆都与建筑师有着紧密合作,比如古根海姆美术馆。”田霏宇认为,当人们来到沙丘美术馆,不仅是看展览,也是把杰出的建筑当作一个永恒的艺术品来观看。沙丘美术馆独特的建筑和位置,都将为艺术家和观者提供截然不同的艺术体验。在开幕首展“后自然”上,李山、梁绍基、刘雨佳等九位/组艺术家的作品试图探讨后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无疑也契合着沙丘美术馆的精神内核。

海边的网红美术馆

低矮、隐秘而不起眼,是UCCA沙丘美术馆给人的第一印象。从隧道一般的入口处走进去,用力推开一扇玻璃门,像是进入温暖的洞穴。

低矮、隐秘而不起眼,是UCCA沙丘美术馆给人的第一印象。( 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从墙面、地面到天花板,美术馆内的所有线条都是依照沙丘形态手工造出来的弧线,而不是传统的直角。目之所及都是沉静的白色。

由混凝土浇筑的美术馆,其墙面均由手工制造弧度。( 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倪楠/摄)

置身这里,这没有窑洞般的密闭感,一抬头,就能看到大小不一的通光口,自然光源从不同角度斜照进来,光线的明暗长短,皆决定于冬至、春分、秋分、夏至时的光线变化。有趣的是,当你踱步进入另一个展厅空间,一大片宁静的海忽然透过玻璃撞入视线。大海仿佛是美术馆的另一幅作品。

在930平米的空间里,7个室内展厅和3个户外展厅错落分布,格局各异,如同分裂的细胞,让观者获得的视觉体验也由单一空间裂变为复杂有趣。

艺术家杨沛铿作品《六十九十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是不是感觉这里不止930平米?建筑结构的丰富性会改变你对尺度的感知。”李虎说,很多人告诉他,这里像内脏器官,像生命体,像细胞,像洞穴,也像原始聚落。

其实,直到开幕前一夜,李虎都不知道美术馆最终会呈现什么样子。深夜,当工作人员布展完毕,收拾好所有物料,他独自站在空寂的美术馆里,听着隔壁展厅传来隐约而奇妙的声音,有一种如梦的幻觉。他拿着砂纸,把美术馆入口处厚重的玻璃门打磨成磨砂质地,仅留出中间一道,透出清晰的光亮。在他幼年北方生活记忆中,大雪过后窗玻璃上布满雾气,再用手抹开一条干净的视界,那是混沌中的忽然清朗,也是孩子们热衷的冬日游戏。

在临海的展厅,所有人走进来,都毫无防备地径直走向面朝大海的户外展台,直到险些撞上顶天立地的巨大玻璃,才反应过来这是室内。这面特殊的异形玻璃重达1.2吨,通透得仿佛不存在,完美阻挡海风对展品的侵蚀。李虎说,这是国内目前能制作的最大面积的玻璃。

面朝大海的户外展台(图片来源:UCCA沙丘美术馆)

去往沙丘美术馆的楼顶天台,能俯瞰整个黄金海岸线,海浪或是落日都近得触手可及。不远处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和阿那亚礼堂,因游客太多不得不实行预约制参观。可以预计,这个荣获2017德国Iconic设计类最高荣誉奖的作品,也会成为人潮汹涌的网红美术馆。

永不消逝的建筑群

对李虎来说,建筑具有重构人造与自然之平衡的力量,“有美术馆的存在,这一片沙丘就不可能被推平。”这对他既是意外的收获,也是他多年来关注自然与建筑的结果。

“沙丘是长时间海边气候运作的结果,是沙子、风和海浪的共同作用。”李虎很遗憾的是,这里是华北地区仅存的最后一片沙丘,幸运的是,它们将因建筑而永恒存在。

施工中的沙丘美术馆屋顶,如今已被沙土重新覆盖。(图片来源:OPEN 建筑事务所)

马寅最初邀请李虎来设计美术馆时,就已经设想了阿那亚黄金海岸的“诗意建筑群”。2002年,马寅看到一本瑞士建筑作品集,建筑师在乡间设计了一系列建筑,功能性不大,却有极强的精神属性,被他称为“诗意的建筑”。这给了马寅极大的震撼和影响。

俯瞰沙丘美术馆,找不到屋顶,只有天窗、洞口以及观海平台。李虎在建好美术馆之后,将沙土全部还原,重新种上了刺槐与紫穗槐。某种程度上,这像是建筑师与自然的一次隐秘合谋,一间当代艺术美术馆,就那么轻巧无痕迹地藏身于沙丘之下。

在沙丘美术馆的对面,李虎还设计了一座海之美术馆,这更是一个疯狂的计划——海之美术馆像一块黑色的礁石,与白色的沙丘美术馆遥相对望。当大海涨潮时,海之美术馆像是漂浮在蔚蓝海面上,只能乘船前往。当海潮褪去,一条长长的栈道才显露出来,参观者才能用步行的方式进入美术馆。除了展览空间,这里还将打造一个闭关创作的艺术家工作室。

海之美术馆效果图

毫无疑问,海之美术馆的施工难度和诗意都是极强的,李虎很期待这个作品,“我从来不做容易的东西。对于我来讲,做建筑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我要去寻求刺激,寻求一些突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