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再保险发布《亚洲健康保障缺口》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亚洲健康保障缺口持续扩大至1.8万亿美元,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7.4%。其中,中国健康保障缺口达8050亿美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2017年的报告,每年全世界约有1亿人因医疗费用而陷入贫困。“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家庭可支配收入日益提升,居民在获得优质及可负担的医疗服务方面仍面临挑战。”瑞士再保险亚洲区人寿与健康险负责人兼执行总裁贝仁宝表示。
据了解,健康保障缺口指的是因预期外的大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财务压力的自费医疗支出与因支付能力有限而未治疗的费用估值的资金之和。这类缺口没有被现有保险、社会保障、政府支持所覆盖,因此需要家庭采取削减可支配支出、节约必需品开销、动用个人储蓄或借款来弥补医疗开支,或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进而使家庭成员陷于更大的健康风险,整体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支付医疗费用被视为亚洲家庭经济的重大挑战之一。2017年亚洲健康保障缺口持续扩大至1.8万亿美元,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7.4%,其中该缺口的大部分(约1.4万亿美元)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瑞士再保险调研显示,这些新兴市场的平均自费医疗支出占家庭净收入的近18%。而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医疗费用通胀的增长高于平均收入增速等因素,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未来几年亚洲各市场的健康保障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慢性病患病率和对健康相关活动的参与度是影响健康保障缺口的三大关键因素。
中国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高估自身健康状况。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导致慢性病患病率的持续攀升。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收入继续增长,慢性病的患病率预期将进一步恶化,也可能导致保障缺口的扩大。体现在购买行为上,拥有慢性病患者的中国家庭更倾向于购买保险产品,尤其是重疾险。
为弥补健康保障缺口,保险业应采取哪些举措?“弥合健康保障缺口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协作。”瑞士再保险中国人寿与健康险业务部负责人张永强表示,保险公司作为医疗卫生产业价值链的关键参与者,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具有科技含量且符合中国市场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上述报告指出,行业应对数字化发展更开放,为弥合保障缺口提供机遇,可加强多方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同时促进大众自身的健康评估及管理;此外,针对健康医疗领域各个场景,保险公司、政府和医疗供应商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以便通过分担市场发展成本(包括分销和促销成本,以及提高消费者认知的成本)来有效地使风险最小化。
截至周四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1.33%,股价159.34美元/股,创去年股票“1拆10”后的新高,市值则为3.89万亿美元。
6月美国非农就业增加14.7万,远超预期,失业率降至4.1%。
高盛美国政治经济首席分析师菲利普斯表示,关税收入可能在短期内弥补部分减税带来的收入流失,叠加短期经济增长受到的冲击,未来十年美国赤字和债务走势将基本保持不变。他警告称,长期来看,这仍将导致美国财政状况不可持续。
估计特朗普政府的法案将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减税和削减开支,但也会导致十年内赤字增加2.4万亿美元,并导致额外109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
“我明确表态——连10美分都不会少。要削减我们可以从其他无数地方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