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现代科技与人文的发源地,徐汇区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温度的、产城融合新样本。
“徐汇要成为人工智能的新地标,也必将在制度供给方面做到最‘精准’,为上海人工智能提供制度示范。”上海市徐汇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说。
6日下午,徐汇区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设“T计划”对外发布,其背后则是徐汇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商务委等多部门的联合推动与支撑。
区别于以往人工智能特色小镇等概念,在该“T计划”下,人工智能产业与城市业态融合将成为发展核心,即除了汇聚一批标杆企业和重大平台外,也尤为注重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并加码对人才及其住房、医疗、教育等配套补助。
方世忠在强调“T计划”的核心要义时也将制度供给放在了首位,其余几项分别是空间规划、人才集聚和应用示范,“我们将提供每年1500套社会租赁房,优先满足人工智能人才的住房需求”。
2018年全年人工智能总产出预计达210亿元,同比增长30%,前景可期。而目前,上海市的403家重点人工智能企业中有1/4在徐汇,其中既有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微软、亚马逊AWS等国际领军企业,也有商汤科技、联影智能等独角兽企业。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徐汇区正在快速扩张。“在滨江地区,我们正在重点建设100多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使其成为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而在轨交15号线串联的漕河泾到紫竹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带,近100万平方米的北洋人工智能小镇也在规划建设中。”上海市徐汇区发改委副主任张岚说。
产业规划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照“上海市产业地图”,更多细分领域正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一批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检测等产品开发内容成为优先支持的领域。
同时,针对其中落地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徐汇则给予了“建设单位不超过项目总投资50%、且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补贴”的政策。
而在产品应用层面,民生、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成为铺设重点。上海市徐汇区科委副主任许谷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深化交通、政务和安防等城市级应用。在AI大厦、AI小镇等重点区域,提前规划包括5G、物联网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
此外, “T计划” 专门提出了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为人才及其直系亲属办理落户等提供政策便利及优先服务、满足住房保障需求、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就读等。
上海市徐汇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主任孔缨表示,“我们会以公共租赁房、社会租赁房、代理经租等为主要渠道,多方筹措房源,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提供过渡型安居保障。”
第一财经记者也在发布会上获悉,AI Tower(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所迎来的首批入驻企业不乏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联影智能、依图科技等AI领先者。它们的共同点,则都是将企业版图中与人工智能研发相关的业务放在了徐汇。
谈及徐汇人工智能高地对江苏、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推动作用,张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高原’,而徐汇人工智能高地则是这一‘高原’中的‘高峰’;企业选择在徐汇进行战略布点,且其毗邻亚洲研究院,也是期待在与众多优秀企业的互动火花中,反向为其产业链发展提供更大的价值。”
方案重点布局了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四大专项行动。
谢少锋指出,将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作为系列人工智能政策文件之一,该意见为无锡人工智能发展绘出一张“路线图”。
广东近年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
高质量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座,不仅对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强的保障支撑作用,对行业大模型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