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特斯拉降价拉动单店销量成倍增加,受益汽车关税调整

第一财经 2018-12-18 11:11:52

作者:俞立严    责编:李溯婉

特斯拉(TSLA)在华销售,随着降价而出现短期复苏的迹象。

受益于中国关税调整,特斯拉(TSLA)随即掀起新一轮降价,在华销售出现短期复苏的迹象。第一财经记者连日调查发现,特斯拉销售表现快速回暖,单店销量成倍增加。对此,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这是降价效应推动的一轮购买小高潮,不过,特斯拉依然受到BBA等巨头和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竞争以及整体车市下滑的挑战,要想在中国市场大幅度提升销量,还要待到其实现国产之时。

特斯拉在华多次降价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12月14日宣布,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3个月,涉及211个税目。该政策一出,立即受到各方关注。

12月14日当晚,特斯拉就应声再次下调了其部分在华销售的Model S和Model X价格,降价幅度最高达11%。其中,特斯拉Model S 75D目前的中国官网显示价格为74.23万元,而此前的价格为78.29万元,价格下调约5%。Model S 100D车型原售价为95.46万元,降价后定价84.96万元,下调了10.5万元,降幅约11%。

受到关税变化等影响因素,特斯拉年内此前在中国市场已经调价四次。2018年5月,中国财政部宣布从7月1日起进口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特斯拉很快就宣布官方降价,自7月1日起下调Model S和Model X的在华售价,降价幅度从4.83万元到9万元不等。

7月6日,美国的整车进口关税从15%调整为40%。特斯拉价格全面上涨。其中,涨幅最小的Model S 75D上涨了13.93万元,为84.99万元;Model X P100D涨幅最大,上涨25.56万元至157.22万元。8月中旬,特斯拉又微涨了一次。

受到自身价格的上涨加之中国整体车市近几个月来连续下跌等因素影响,特斯拉在华销售遭遇也进入了冰冻态势。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特斯拉在华销量下滑高达37%,而在2018年10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仅为211辆,大跌70%。在特斯拉在华销售的各车型中,主力车型Model S 仅卖出50辆,下滑82%;另一主力车型Model X仅卖出161辆,下滑62%。

对此,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不公布区域和月度销售数据。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关税波动的确对目前纯依靠进口车的特斯拉影响很大,另外,消费者对价格不合理的感受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特斯拉在华销量的重要因素。

降价引起单店销量小高潮

上海市中心特斯拉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反应这几天的销售情况时谈到,此番伴随关税调整的主动降价发生在上周末,目前单店销量比之前已经有成倍增加,不少前来试驾的消费者看到有现车就会下单,另外,很多之前观望的消费者也纷纷决定订车。

上海另一家特斯拉体验店的工作人员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近几日销售的增长并同时表示,目前的确是几款特斯拉主力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市以来的最低价,虽然根据中国关税新政策要等到2019年的1月1日才对特斯拉相关产品改变关税征收标准,但是特斯拉提前半个月已经降价,降价部分是由特斯拉公司方面来补贴的,意在提振特斯拉在华的销售。

有特斯拉车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斯拉本轮降价的速度很快,不过,在不久前已经有过降价的基础上现在又因为关税再降价,他担心特斯拉的二手车市场价格又要随之调整波动了。

“特斯拉连续降价会推动新一轮的购买小高潮。”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不过,梅松林也指出,特斯拉降价带来的销售效应会被近期造车新势力近期频频上市新车等市场热点抵消掉一部分。

目前中国已经是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实现翻倍,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但关税和中国整体车市下滑已经影响到中国区的销量,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此前在三季度报告中也承认影响的存在:“我们设法增加了北美和欧洲的增长,抵消中国市场的下降。”

特斯拉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此前的优势地位的确已经受到挑战,除了蔚来、小鹏汽车等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外,特斯拉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宝马、奔驰等国际传统车企巨头的竞争。在同一价位的纯电动车里,单能够与特斯拉Model 3相匹敌的就有宝马i3、奔驰C级、奥迪A4和雪佛兰Bolt等。

而放眼更长远,梅松林表示,特斯拉要想在中国大幅度提升销量,还得待到其国产时。因为,汽车产品销量的持续增长还是要依靠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等综合竞争力优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