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万亿级商誉引发减值与摊销之争,专家称短期内仍将维持现状

第一财经 2019-01-08 17:59:55

作者:陈益刊    责编:杨志

目前商誉采取摊销方式只是研讨环节,短期内仍维持现行减值,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但未来变化值得关注。

近日,一则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商誉及其减值”的咨询委员反馈意见,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中,最为核心的观点是大部分咨询委员认为相较于现行的商誉减值,商誉摊销更为合理。

目前上市公司商誉价值超过1万亿元,市场担心上述信息是否意味着这笔巨额的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将从现行的商誉减值转为商誉摊销?如果商誉会计处理方式转为摊销,这又将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浩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述咨询委员意见更多的是一种业内呼吁,而非政策修改。如果要真正实现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变更,需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中国财政部的协调一致,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短期内商誉仍采取现行会计处理方式,不会有变化。

什么是商誉?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商誉可能源自公司有良好的口碑、优越的商业地位,未来有超额收益等。

在中国,商誉采取资产净值的会计处理方式。每年年末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一旦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对企业当期利润影响非常大。

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共有超过2070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商誉总额约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另有统计显示,目前两市已有超过50家公司在2018年度业绩预告中提高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比如,宁波东力(002164.SZ)大额亏损的原因之一是因并购踩雷,在2018年上半年时已对并购子公司商誉17.17亿元全额减值。而预计2018年亏损10亿元~13亿元的拓维信息(002261.SZ),便是因为该公司部分全资子公司预计全年盈利水平未达预期,预计商誉减值计提金额为10亿元~13亿元。

刘浩称,目前全球不少国家企业并购较多,积累了大量的商誉,商誉减值已经引起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注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推动商誉减值方法的优化,提出的新的减值方法,也在不断征求各方意见。但越来越多的实务界希望不仅考虑改变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重新考虑使用商誉摊销,包括日本一直也是采用商誉摊销的方法,因此这个方向也被纳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考虑。

他解释,商誉摊销具有强制性。假设前述一家上市公司商誉10亿元采用摊销来处理,如果摊销年限是10年,那么每一年资产减值损失就是1亿元。这样就不会出现像商誉大额减值带来的爆炸性冲击。

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大部分咨询委员认为,如果不将商誉逐渐消耗的过程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而是将商誉突然减值至零,那么可能会造成以前期间的企业业绩不真实。而相较于商誉减值,商誉摊销能够更加及时、恰当地反映商誉的消耗过程,并且该方法成本低,便于操作,有利于投资者理解,可增强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刘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06年以前,我国采用的正是摊销处理方式,对于商誉应该使用减值还是摊销方式,学术上已经持续争论了多年。

商誉减值和商誉摊销两种会计处理方式的经济后果是不同的。商誉减值客观上加快了并购市场的发展,因为不强制每年摊销商誉,这样企业更可能支付高溢价来促成并购的成功,但是这样也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并购进行利益输送以及并购后的盈余管理问题增加。

商誉摊销方式客观上则会使并购市场更为稳健,企业利润更为稳定,它会让企业并购出价更慎重,让并购价格更加真实合理,但是对并购行为本身可能也形成某种程度的抑制。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商誉累计量大,夯实企业资产基础是当前商誉摊销呼声高涨的重要经济大背景。

另一位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商誉减值给企业操纵空间大,监管层从便于监管角度来说,商誉摊销更适合。而一些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商誉金额较大,如果采取摊销则未来多年无法盈利,因此他们更赞成现行的商誉减值。因此这一会计处理方式的变化其实就是利益的博弈。

刘浩表示,虽然短期内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不会改变,但国内上市公司也要关注商誉会计处理未来新进展。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并购时要兼顾各方利益,以合理价格来并购,而非支付高溢价侵害中小股东。对投资者来说,已有的商誉是过往事件,是否减值和摊销都不会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因此投资者应该更关注的应该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要关注公司新增的并购。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