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科创板的申请受理名单又增加3个企业(如下图所示),至此,领“准考证”名单已扩大至31家。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名单中,已有3家进入了“第二关”:审核状态为“已问询”。分别是睿创微纳技、天奈科技、科前生物。
4月1日,科创板还有哪些大事发生?一文速览:
市场行情
爆炒了四个月,新三板的科创板行情终于进入平稳期,不过相关个股的交易依然活跃。
4月1日,成交最活跃的就是一只科创板概念股,也是新三板市值第一股神州优车,全天成交金额约5900万元,股价大涨17%。
不过,从价格走势看,科创板概念股不再是集体上扬,而是出现明显分化。如慧云股份周一大跌20.7%,集合竞价收于2.3元。慧云股份年报显示,去年公司营收、盈利双杀,净利润同比下滑四成,只有2700余万元。
“科创板的整体预期消化得差不多了,目前的行情会主要以基本面为导向。”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彭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认为,接下来需要关注申报科创板企业的受理反馈情况,如果审核较严将会降低市场的预期,但个别企业还是会有机会。
各界声音
►新华时评:擦亮“科创”招牌关键在市场
新华社今日发表时评称,近期,28家科创板申报企业陆续拿到“准考证”,市场关于企业资质的讨论也多了起来,甚至担心未来科创板企业“科创”成色不足。实际上,“科创”成色足不足关键在市场,市场化筛选机制是科创板成功的保障。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关键在于市场化。获得“准考证”的企业是否符合科创属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在财务上是否有瑕疵等实质性问题,首先要通过交易所的审核问询。而最终企业能否在科创板真正“安家落户”,关键看市场各方博弈。如果能真正激发市场力量,一些企业即使登陆了科创板,若自身出现发展问题或不再适应科创板定位,市场也会将其淘汰出局。
随着科创板改革的逐步推进,从审核、发行、监管、交易再到退市,改革的诸多环节将从设计方案走向市场实践,需要在探索中不断磨合校正。眼下,相较于申报名单的争论,如何更好形成市场化机制的探索和讨论更为重要。
项目动态
►西安铂力特拟科创板上市
陕西证监局1日披露,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总结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报告显示,西安铂力特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供金属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生态链,整体实力在国内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复旦张江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公示
4月1日,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公示海通证券关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情况报告。
复旦张江3月9日公告称,拟向国内有关监管部门申请,配发及发行不超过1.2亿股每股面值0.1元的A股,并在向上交所申请A股上市。复旦张江本次拟募资6.5亿元。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所谓“根企业”是指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是深深扎根于武汉,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共荣,双向奔赴的企业,是敢闯敢拼、向新而行,持续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
澜起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净利润达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
迪哲医药是“科八条”发布以来,再融资获得证监会注册的首家上交所未盈利企业。
2025年,科创板将继续组织所有上市公司举办年报业绩说明会,并持续优化业绩说明会的形式与内容,积极探索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高效沟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不断提升业绩说明会的质量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