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者谈视觉中国事件:不影响国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

第一财经 2019-04-12 22:23:00

作者:吕倩    责编:宁佳彦

“我宁愿自己所拍照片在视觉中国上被‘贱卖’,也不愿被缺乏版权意识的媒体或自媒体平台不加署名地私自拿去免费使用。”

“法理情全输,罕见。”

一位与视觉中国(000681.SZ)发生过版权纠纷、之后签订合作框架的互联网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此评价近期视觉中国事件。

由于给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以及国旗、国徽等图片标注版权所有,视觉中国陷入版权“黑洞”,同时遭遇来自消费者、读者受众、共青团中央、诸多企业及媒体的质疑。

4月12日,视觉中国开盘跌停,截至记者发稿,视觉中国保持每股25.20元跌停价格,尚未披露停牌公告。

“黑天鹅”爆发

4月11日下午,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转发共青团中央微博并附文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视觉中国的。”

实际早于2018年7月,张颖便发文“声讨”称:“视觉中国这家公司从前年开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组织大范围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种企业,然后漫天开价德要求巨额赔偿,通常一个小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从该公司收入角度来看,据说“战果颇丰”。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现在还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也是好笑了。我就不相信这样勒索的商业模式能延续且能维持。等着吧,总有一天……”

不到一年时间,陷入版权“黑洞”与共青团中央责问的视觉中国遭遇网络舆论一边倒的声讨。2019年4月11日晚间,视觉中国网站已无法打开。12日上午,另外两大图片网站全景网络及东方IC也无法打开,后两者具备与视觉中国类似的商业模式。

4月12日,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视觉中国网站,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对此,视觉中国再次发表致歉信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愿关闭网站开展整改,自愿接受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处理。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视觉中国此次所爆发的负面事件,背后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设置不太合理,过分倚重运营而轻管理。从媒体曝光素材来看,这些平台在业务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以付费许可的方式提供自身不具版权的图片等,这种行为涉嫌欺诈或敲诈勒索。

不要一棒打死

一位服务于多家知名杂志的摄影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5年前,国内摄影师所拍摄图片几乎没有版权权利。“我宁愿自己所拍照片在视觉中国上被‘贱卖’,也不愿被缺乏版权意识的媒体或自媒体平台不加署名地私自拿去免费使用。”

另一位业内人士称,读者需要区分版权与代理权问题,如国旗国徽版权确实不是视觉中国的,但拍摄了国旗国徽照片的著作代理权是视觉中国的;苏宁、百度等公司的实景不是视觉中国的,但拍摄了苏宁、百度等公司照片的著作代理权是视觉中国的。

就大的知识产权格局来讲,李俊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类似视觉中国等图片公司此次出现的问题,对于国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并不会产生太多影响,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实现此类公司图片许可授权来源真实性审核,可以有效降低相应的业务风险。

此外,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此次事件也是一次对版权、尤其图片版权保护再认识的过程,李俊慧称,图片按照形成方式不同,可能构成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和图形作品等,不同类型的图片,其对外许可使用,还可能涉及他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尤其是类似个人肖像类图片或照片,其商业化使用,比如用于广告、海报等,除去应获得版权方的同意外,还需要获得肖像权人的同意。

李俊慧表示,视觉中国现在遭遇的困境凸显了图片版权来源鉴别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改善,尤其是其图片库建立方式和运作模式等,都存在很多管理不善的问题,比如,图片的上传、识别和权利归属认定等,值得其他图片公司引起重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