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占八成票房,复联“拯救”五一档

第一财经 2019-05-05 20:31:17

作者:何天骄 ▪ 乐琰    责编:胡军华

《复仇者联盟4》给院线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给本土电影带来的则更多是电影商业模式的经验,本土电影公司的寒冬或许还要继续一段时间。

在“五一”假期,走进电影院,很难看到《雪暴》、《何以为家》等新片的排片,几乎满场都是《复仇者联盟4》(下称《复联4》)。今年“五一”档,票房有点高,不仅是因为“五一”假期比以往多了一天,而是因为有《复联4》。该片的上映给沮丧中的影院经理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猫眼平台数据发现,今年“五一”档(5月1日~5月4日)实现15.09亿元票房,该数字创新高,今年“五一”档多了一天,如果按照以往惯例,只算“五一”假期前三天,票房达13.13亿元,依旧比去年“五一”档同比增长30.51%。其中,“五一”档票房冠军《复联4》四天票房高达12.20亿元,占总票房80.8%。

如此喜人的票房数据也将春节后影市低迷的阴霾一扫而空,然而在《复联4》的强大攻势下,其他影片在“五一”档的存在感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并未受太多关注的由黎巴嫩、法国制作的剧情片《何以为家》却在《复联4》的“虎口”下在“五一”档拿下1.23亿元票房,这部口碑佳作早在上映前已经获得戛纳评审团奖、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双提名,并收获无数眼泪,这也给本土电影带来启示:只有好内容才是观众需要的。

去年全年电影破600亿元后,中国电影产业却并没有显得太兴奋,大量影视上市公司业绩低迷,《复联4》给院线公司带来一些收益,给本土电影带来的则更多是电影商业模式的经验,本土电影公司的寒冬或许还要继续一段时间。

《复联4》上演“独角戏”

“与其在人山人海中挤成肉饼,不如去电影院陪家人看电影”成为了很多人“五一”节假日的心声,而《复联4》恰好迎合了大量观众的观影需求,并给“五一”档期带来了一波观影高潮。

猫眼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档前三天,《复联4》的排片占据了压倒性优势,超过60%。以5月3日为例,《复联4》的场次占比高达60.7%,而《下一任:前任》场次占比为11%,《何以为家》场次占比为13.6%,其他电影的场次占比几乎都在10%以下。而“五一”4天假期内每天排片的占比差不多在上述数字徘徊。

《复联4》票房丰收的背后却是其他影片的票房平平。截至5月4日,“五一”档期内影片除了《何以为家》票房破亿外,其他影片均未能破亿,此前被多媒体猜测票房会爆的影片《雪暴》,选择在“五一”档期上映,与《复联4》正面竞争,最终三天仅获约千万元票房。

作为电影票房最重要的档期之一,“五一”档往往会吸引大量电影群雄争霸,或许早已料到《复联4》的竞争力,今年很多影片早早更改了档期,包括《东北往事》等纷纷放弃“五一”档,避开《复联4》锋芒,另择佳期。仅有《下一任:前任》、《雪暴》、《港珠澳大桥》、《悟空奇遇记》和《猫公主苏菲》等数部影片选择在“五一”上映。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出品方、发行方在内,共有超过60家公司潜藏在幕后,支撑电影的上映。其中,《下一任:前任》幕后公司数量最多,共达24家,但这些公司中,并没有出现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影视等知名民营电影公司。

去年“五一”档,青春爱情电影《后来的我们》斩获惊人的成绩,《幕后玩家》也取得不俗成绩。但今年“五一”档,俨然是《复联4》的“独角戏”。

这场“独角戏”的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院线的利益驱使。《复联4》的票价明显高于其他电影,尤其是巨幕场票价格从200多元~400多元不等,加之观众对该片的追捧,这意味着《复联4》必然有非常高的票房。公开信息显示,票房的分配中,先要缴纳3.3%的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在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也就是说,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对于院线的经济贡献力极大。这就促使电影院在排片时大量安排《复联4》这类卖座电影的场次。

同时,《复联4》的一家独大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发达的体现。影评人周晨认为:“《复联4》的火爆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发挥到极致的结果,无论是IP的打造、剧本创作、内容制作,还是宣传发行都深深刻上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印记,这也是本土电影需要重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何以为家》在“五一”档期斩获上亿票房,随着该片的良好口碑不断发酵,该片的排片占比也从“五一”当天的9.1%不断上升,截至5月5日排片已达19.7%,俨然与热门大片待遇相似。

据悉,《何以为家》制作时间达5年多,前期实际调查进行了3年,更起用真实生活在影片背景中的人担任演员,还原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完成了6个月拍摄后,得到超过520个小时的素材,后期剪辑又花费2年时间,被认为是良心之作。

拯救低迷影市

“多亏了《复联4》让春节后持续的票房低迷得到扭转。”一位影城经理向记者表示,“春节后,几乎没有热门的影片,大多数影城经理都很失落。”灯塔数据显示,4月8日至4月14日,中国内地票房总额5.6亿元,创今年春节档以来的最低值,直到《复联4》上映。

第一财经记者从迪士尼方面获悉,《复联4》这部集漫威宇宙11年来21部电影于一体的大结局,以史无前例之姿,大破一系列影史纪录。该片在中国市场打破多项影史纪录,包括:中国预售票房第一(7.2亿元);中国零点场票房第一(1.89亿元);中国进口电影单日票房&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第一(5.5亿元);中国首周票房第一(25.99亿元);中国最快达20亿元票房电影(3天20小时)等。漫威影业推出的22部超级英雄电影,全球总票房已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市场的累计票房也已突破180亿元,中国市场已成为美国漫威系列电影在海外市场的第一大票仓。不仅如此,在近两个财年内,漫威品牌在中国市场消费品授权业务实现复合年增长率50%的强劲增长,相关国内授权商数量增长至近百家。《复联4》在院线横扫票房的同时,钢铁侠机器人、复仇者系列服饰、乐高玩具等衍生品也被拉动销售。随着《复联4》的热映,电影票房和相关商品的销售数字还在刷新。

据猫眼最新数据,截至5月4日,《复联4》在中国内地票房为38.25亿元,超越《红海行动》荣登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三位。第二是《流浪地球》的46.54亿元,第一是《战狼2》的56.83亿元,猫眼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将逾40亿元。在全球票房方面,这部电影在全球创下的观影热潮不可小觑,海外影片上映9天票房累计13.119亿美元,全球累计高达17.856亿美元,《复联4》超过《侏罗纪世界》,升至全球影史票房总榜第五。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少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去年票房破600亿元,今年票房要继续高增长已经很难,要保持票房持续增长必须要有好的影片,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去年以来,很多电影公司面临困境。这更对电影制作公司提出高要求,数量下滑后,质量必须提升才能稳住当年票房持续增长的局面。“要保持有好电影上映才能引领票房持续增长,目前看难度较大,这两年,影视产业陷入资本寒冬,很多资金已经离场,春节档的表现较好可能会吸引一部分资金进入电影市场,但这个远水解不了近渴,目前看今年国产片的表现不会很好。” 陈少峰指出。

今年春节后中国电影市场低迷早有端倪。与北美票房类似的是,去年电影票房破600亿大关背后是电影增速下滑。猫眼研究院认为,国内票房破600亿大关,但增速为近3年首次低于10%,降温信号明显。

院线公司集体“沦陷”

国产电影市场低迷、受冲击最直接的要数院线公司了,加上前几年兴起的影院建设高潮,再一次摊薄了单个银幕的收入。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了有院线业务的几家上市公司,业绩均不尽如人意。万达影视(002739.SZ)2018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40.88亿元,相比较于2017年的132.29亿元增长6.49%;但是受观影毛利下降影响,2018年净利润12.95亿元,相比较于2017年的15.16亿元下降14.58%。幸福蓝海(300528.SZ)去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572.78%;横店影视(603103.SH)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2.98%;金逸影视(002905.SZ)2018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下降8.24%和25.29%,经营性现金流暴降六成……

影院关停也逐渐增多,去年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0198.HK)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份,集团总共欠下的员工薪酬、物业租金和影片供应商版权费等合计4.79亿港元,此外贷款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分别为约34.86亿港元及2.89亿港元。星美控股还公告称,截至去年11月30日,星美旗下约320家影院,其中约140家暂停营业。

各大院线公司业绩下滑各有原因,但单个银幕数产出下滑是重要因素之一。横店影视就在年报中称,银幕增速放缓,影院加速“洗牌”。2018年全国银幕增至60079块,银幕数量增速(18.32%)高于票房收入增速(9.06%),单银幕票房产出继续下滑。整个电影市场票房增速的放缓加剧了影院市场的竞争,影院行业洗牌已出现加速的态势。票房产出没有跟上影院增长规模,影院运营压力急剧加大,经济收益面临瓶颈,一系列问题使得2018年关闭影院数量较往年有所增长,影院迭代速度加快,市场进入洗牌期。

金逸影视也在年报中表示,票房增速远不及银幕增速,单银幕票房产出持续下降,影院经济效益进入瓶颈期,影投市场集中度下降,新增影院和关闭影院数据较往年都有增长,影院迭代速度加快,市场淘汰加速。影院需要更加重视提升经营效率、改善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通过提高非票业务收入、提供多元增值服务等向多元化经营转型。

陈少峰表示,未来无论是制作公司还是院线公司,两极分化将日益明显,行业内并购也必将加速。正如业内经常所说,寒冬中方能体现企业的真实水平,或许今年电影产业发展并不会太顺利,但能够持续做出好作品的公司终将胜出,也必将带领中国电影产业度过寒冬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中美电影差距仍在

“五一”档国产片表现平平并非偶然,背后是中美电影之间的巨大差距。

去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时,让很多业内人士有些过度乐观,一度认为中国电影票房将很快超过美国,电影工业的差距与美国已经很小,而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电影票房中,近一半是好莱坞大片贡献的,而在美国,超过九成票房是本土影片贡献,中国电影的票房占比仍小。《复联4》的火爆让人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中国电影跟美国电影产业的差距。

中美电影的差距首先体现在电影工业化的差距。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特效上来说,我们国内现在的特效团队基本可以达到韩国的顶级水平和好莱坞的中游水平,和欧美的差距可能存在10~15年。此外,我们在整个电影工业上的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电影工业更像是手工作坊,而好莱坞已是产业化的工业体系。因此,想要弥补我们在电影工业上经验的缺乏,要依靠更多的交流及使用更先进的工具。制作环节上,我们的差距大概是25~30年,但我坚信我们可以通过十年的时间追回来,因为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和新技术的使用,都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去弥补差距。”

对于本土电影的努力方向,郭帆认为:“我们的努力要从两个维度上共同来做,第一个维度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我们应该去更多的尝试这个类型的片子,继续完善我们的电影工业。第二个维度则是从观众来说,希望我们的观众对新生事物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投资人相信这个类型的可能性,从而才会有更多的中国导演有机会去尝试诸如科幻片等题材的创作,让我们的电影工业越来越完善,然后逐步确立中国科幻电影等更多元的类型。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才能像好莱坞一样不断出现优秀的电影。”

其次,在观影人次上仍有差距。中国票房虽已是全球第二,但以拥有近14亿人口的数量而言,观影人次依旧较低。艺恩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付亚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若以2017年的两组数据做对比,从观众增长动能看,北美人均观影约3.5次,而即便是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的年观影频次也只有约2次。反映到渠道终端,中国城镇常住人口每百万人人均银幕数为60多块,而北美每百万人人均银幕约120块,差距明显。”

最后,票价呈现非理性增长。今年春节以来,电影票价不断提升。第一财经对比去年与今年春节档前六天平均票价,票价涨幅达到9.52%,高票价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带来的是观影人次的大幅下滑,今年春节档前六天比去年同期不增反减,共减少了2069万人次,同比下滑16.54%。同样,《复联4》的上映更是将中国内地电影票价推上新高。

高票价对电影产业来说并非好事。拓普电影智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10日,2019年的总票房为162亿,相比去年同期的174亿缩减6.9%;观影人次则仅为4.08亿次,相比去年的4.79亿下滑超过14.8%,缩减比例远超票房。也就是说,今年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电影观影人次下降了超过8000万,其中,一线城市的观影人数下滑的幅度为9.6%,下滑幅度是最小的。紧随其后的就是二线城市,其下滑幅度为15.2%。而三、四、五线的观影人数下滑分别为15.2%、18.2%和16.2%。

陈少峰向记者表示:“中国电影票价整体已高于美国,按照合理的发展趋势应该价格走低,如今却不断走高,这不是正常现象,高票价出现对产业发展不一定是好事,行业要理性健康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