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日的国新办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有些企业遭遇到一些挑战。请问,您认为这是否会倒逼中国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加速提升?而政府层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王志军: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扭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关键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等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支撑体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部署,推动不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健全技术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领域投入。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面向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谢少锋指出,将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工信部今年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到2027年,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四期活动即将精彩呈现,主题为《“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以商业银行的视角》。
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应当是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及所属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