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400多年前,古波斯国王就能吃到地中海直达的海鲜

第一财经 2019-05-31 10:15:09

作者:孙行之    责编:李刚

波斯帝国早在2400年前就建成了沟通欧亚大陆东西方的古道网络。在被张骞那段史称“凿空”的漫长旅程开始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商路早已铺展开来。

古波斯帝国也有新鲜直达的海鲜。不过,这种2400多年前的“快递”,是只为宫廷提供的服务。在首都苏撒(位于今伊朗西南部),身处宫廷的波斯国王就曾夸口自己能吃到地中海的鲜鱼,这样的速度,可能比杨贵妃在长安吃到四川的鲜荔枝还要快得多。而且,波斯国王在宫里享用海鲜的时候,比张骞出使西域足足早了4个世纪。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之前,东西方的交流通道就已经被打通,葱岭以西的道路,在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建设下,更是早就有了相当的水平。”张国刚说。他的新著《胡天汉月映西洋》以一篇篇短小的文章,呈现了丝绸之路3000年中的一个个历史片段,其中就包括张骞出使前,从欧洲到中亚的商贸景象。书中所涉内容涵盖了从商贸、政治到宗教交流的方方面面,语言也通俗晓畅,以至于这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的专著,竟意外吸引多位构思高考热点模拟题的老师从中选文,为学生出题。

波斯帝国早在2400年前就建成了沟通欧亚大陆东西方的古道网络。图中深色的道路是从首都苏撒通往小亚细亚以弗所的“御道”,浅色的道路则是主要的商道。

细究波斯帝国的道路系统就能知道,波斯国王并非信口开河。张国刚说,就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作为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已经开通了从四个首都通往各地的驿道。帝国西部,一条从首都苏撒直通小亚细亚以弗所城的“御道”,长达2400公里,每20公里就设有驿站。驿站备有快马,急件可以逢站换骑,整个路程7日便到达。而在帝国东部,自巴比伦横跨伊朗高原,经中亚各城市到达大夏(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北部)和印度。“显然,波斯帝国的道路,已经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

《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

张国刚著

三联书店2019年2月版

再往后,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帝国时代,欧亚商贸之路进一步延伸。当时,从地中海滨到阿富汗、印度边境,出现了70座以“亚历山大里亚”为名的新城。这些城池,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就已达40座。在被张骞那段史称“凿空”的漫长旅程开始之前,欧亚大陆上的商路,从中亚至欧洲,已经铺展开来。张骞出使西域,只是第一次在官方层面打通了从中原经新疆至阿富汗北部的政治、商贸之路。

从西域到地中海沿岸,早就有了民间商路

第一财经:张骞出使,被司马迁称为“凿空”,包含着“这条道路是从无到有”的意思。而你在新书中写道,其实在张骞远赴西域之前,从中原到西域的沟通也早就已经开始了。具体哪些史料可以说明这一点?

张国刚: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很多良玉、良马。当时赵国的南面是以邯郸为中心的农业地区,北面是以大同为中心的游牧地区。他们的马匹等物产都是从新疆和田运过来的。包括商周时期的很多玉器也都是产自新疆和田。在陕西榆林,考古学家还在距今4000年的石峁遗址发现了印欧人的骸骨。张骞到达大月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时,还发现了产自蜀地的竹制品和纺织品。

张骞出使,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向西方开放。但其实,从西域到地中海沿岸,早就有了民间商路。沟通频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了几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相对来说,东方的中国是一个独特和封闭的环境。中国西南是高山,北面是沙漠,河西走廊也是沙漠。相反,从波斯到地中海,自古以来就是联系很密切的。即便如此,中国与西亚的联系,在民间早就有了。张骞出使以后,相当于是建立了一个官方的联系通道,给予商贸交流以军事和法律上的保障。丝绸之路对中国而言,主要是边境贸易,中国人主动出境做生意,并不占主流。文献资料记载,当时这条路上,担当中西贸易商人的主要是大月氏人、匈奴人,到了中古时期,则以粟特人为主。

第一财经:你写丝绸之路的历史,包含了西域、西洋、西欧几个场景。站在中国的角度,丝绸之路三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哪些重要转折?

张国刚:张骞之前,我们的看法主要依靠传说和考古发现。张骞出使之后,到明代郑和下西洋,这当中有1500年时间。张骞主要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郑和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历史上,中国古代仅有的两次官方组织的大规模外交活动。唐德宗在8世纪也曾经派宦官到大食,但这并不是正史记载的,而是在墓志铭上发现的材料。另外,北朝也曾经派遣使节到西域交流,但规模都没有张骞和郑和的出使那么大。而且,他们出访,政治联络是首要目的。

在张骞和郑和出使之间,我们经常把汉唐和宋明分开。汉唐时期,还是依靠陆上丝绸之路,主要贸易品是丝绸。宋明则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主要贸易品是瓷器,明清又加了一样,茶叶。而西方进口过来的主要是香料。所以,海上丝路又被称为“香瓷之路”。从文化上,汉唐时期,中国吸纳的主要是印度的佛教;宋明时期,吸纳的主要是伊斯兰教。

郑和之后,大航海时代开启,西方更主动地与和东方交往。自1500年之后到鸦片战争之前,我们和欧洲交流更多,这时候吸纳的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传教士东来,商人东来,使节东来,显然主动权在西方,但同时,东方文化也在西传。早在1583年,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就把中国儒家的四书陆续翻译到西方,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100年。今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习近平主席的礼物,就是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这部书的作者是17世纪法国医生和传教士弗朗索瓦·贝尼耶,他在书里翻译了《论语》四分之三的内容。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被大规模介绍到西方,就集中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商品也大量涌入西方,影响了西方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审美趣味。从巴洛克风格到洛可可风格的转变,公认是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英国在构建现代国家的时候,他们的官僚体制也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

第一财经:中国商人和西域的商人如果发生了贸易纠纷,一般而言是如何解决的?

张国刚:当时的情况和近代以来国际规则建立后的情况有所不同。一个是官方朝贡贸易,另一个是民间贸易。朝贡贸易是基于政治互信展开的,作为维护政治沟通的一种手段。政治上不出问题,贸易就会比较顺畅。民间贸易的话,在唐朝,如果西域商人在中国做生意遇到纠纷,按照中国的法律,一般能够得到公正的判决。这在唐朝西域的文献中都能看到,粟特人留下的文书里也有记载。元朝,官民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经营,官府付本金造船,将船交给民间经营,然后政府拿七分利,百姓拿三分。包括当时的市舶司里,很多官员都是阿拉伯人。

“丝绸之路”延伸阅读

《丝绸之路新史》

[美]芮乐伟·韩森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9月版

在近年新出有关丝绸之路的图书中,本书是最具知名度和可读性的著作之一。耶鲁大学历史教授韩森在原始文献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一手调查资料,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文化与宗教交流。在译者张湛看来,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涵盖范围广,时间、空间跨度都非常大,光是参考文献就有中、英、法、德等六种语言,涉及到的“死语言”就更多了。正是基于海量的史料“捕捞”,韩森笔下的丝绸之路不再是抽象的、位于帝王政治版图上的坐标,而成了一条活生生的、充满细节和变动的商道。

《丝绸之路》

[美]米华健 著

译林出版社 2017年4月版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央欧亚历史研究的权威米华健将丝绸之路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历史都涉及到了,从李希霍芬最初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出发,讲到百年来学者对它的不同理解,从而提出米氏自己的定义,即“丝绸之路”一词所指的不仅仅是中国和罗马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丝绸贸易,而是指通过贸易、外交、征战、迁徙和朝圣,加强了非洲-欧亚大陆融合的各种物品和思想的交流,有时是有意为之,有时则是意外收获,在时间上始自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消亡,而且延伸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丝路文明十五讲》

张信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版

曾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的张信刚先生,退休后一直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土耳其海峡大学讲授人文通识课程,本书就是以在上海交通大学讲授的通识课程为基础,全面梳理了自史前至1500年间欧亚大陆上人类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从四大早期文明的起源说起,涉及亚历山大东征与张骞凿空、鸠摩罗什译经与法显求法、中西交往中的粟特人、纸张西传与字母东来、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突厥西迁与蒙古征服对欧亚文明的影响等论题,非常全面而简明地勾勒出丝绸之路的历史。

《撒马尔罕》

[法]阿敏·马卢夫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年8月版

作为历史学家的阿敏·马卢夫十分善于在小说里嵌入各种历史场景和典故,呈现出逼真的历史画卷。撒马尔罕是丝路上连接波斯、印度和中国的枢纽,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小说中波澜壮阔的故事,起源于撒马尔罕,波及整个伊朗文化圈。在主人公卡亚姆生活的年代,突厥人取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中亚新霸主,东方穆斯林世界的真正统治者为正值鼎盛时期的大塞尔柱帝国。他和当时的权臣尼札姆是朋友,也无意中结识了恐怖组织鼻祖阿煞星的创建者哈桑……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对中亚复杂的历史有所了解。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