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目标2886天!安倍冲击“日本首相第一人”还需跨过这些坎

第一财经 2019-06-10 14:22:38

作者:潘寅茹    责编:冯迪凡

安倍能否顺利地冲击“日本首相第一人”的宝座,以及如他的前任留下对日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遗产,目前还有待观望。

日本政坛上首相频繁更迭的模式,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截止到6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累计在任天数(2721天)已超过第一代首相伊藤博文,越居日本历史第三。

2006年9月,第一届安倍内阁成立仅1年就宣告结束;2012年12月下旬,安倍带着以其名字命名的经济刺激计划“安倍经济学”,再度出任首相。目前安倍内阁已维持到了第四届。

如安倍想要成为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他面前还有两个追赶对象: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以及桂太郎,后者目前仍保持了日本首相在任时间最长的纪录,达2886天。倘若一切顺利的话,安倍将在今年11月19日超过桂太郎,并创下新在任纪录。

不过,安倍能否顺利冲击“日本首相第一人”的宝座?

这些关卡很重要

对于安倍而言,接下去的半年至关重要。毕竟,连任并不意味着日本民众都力挺安倍的政策主张。

首当其冲的是7月举行的参议院选举。届时,预计有265人将参选日本第25届参议院选举,争夺124个改选的席位。安倍目前希望让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选举在同一天进行。各方仍在等待具体的选举日期。

6月7日,安倍所在的执政党自民党率先确定了夏季参议院竞选公约的六大内容,即外交与防卫、强有力的经济、放心社会、地方创生、重建与防灾与修改宪法。比如,在外交领域,尽管与美国目前尚存贸易分歧,但安倍仍希望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关系。至于各方关注的修改宪法,自民党公约中没有罗列修宪的时间表,而仅是表示,“在党内外进行活跃讨论,通过参众两院的宪法审查会细致地深化宪法讨论”,力争尽快实现修宪。

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主张政权稳定的自民党将与批评“安倍独大”的在野党进行激烈交锋。安倍的政治对手、在野党国民民主党的玉木雄一郎(Tamaki Yuichiro)近期表示:“这是安倍经济学终结的时代。”因此,对于自民党而言,若想单独执政,则必须至少获得67个席位。而对于安倍来说,修宪是政治夙愿,如果在野党联合起来,导致执政联盟最终失去占参议院2/3以上议席的优势,那么安倍的修宪进程将遇到更大困难。

此外,今年10月,日本社会将迎来消费税由目前的8%上调至10%。鉴于此前两次消费税上调均对日本经济产生冲击,安倍政府已陆续出台多项辅助措施,旨在缓冲消费税上调对经济的影响。甚至原定2020年实现财政平衡的目标也被推迟到2025年。安倍也曾多次表示将尽最大可能争取将相关税收全部还用于民,激活当前低迷的日本国内消费现状。

另一方面,日美双边谈判已于4月重启,目前进行了2轮磋商。尽管安倍此前颇费心思地招待了对日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但丝毫没有软化后者对于日本与美国贸易顺差的态度。因此,有日媒指出,如果美方在后续谈判中继续对日本采取强硬立场,也将伤及日本国内经济。

安倍打算这么做

在2007年参院选举中惨败无疑是安倍政治生涯中抹不去的阴影。12年后,当参院选举和统一地方选举再次来临,安倍丝毫不敢松懈。

他在5月底自民党的动员会上曾表示,“选举形势总是很严峻,前途莫测。对12年前的深刻反省成为了政权运营的基础。”对此,安倍正推进彰显经济与外交实力的议题,突显与在野党的巨大差异。

6月中下旬,日本将连续迎来重要的外交议程。本周,安倍将对伊朗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将是日本在职首相约41年来首次到访这个中东国家。届时,安倍将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鲁哈尼举行会谈。安倍有意成为当前棘手的伊朗核问题的调停者。正如他本人在在5月27日与特朗普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所言,“日本希望作出努力,以免局势误入歧途并升级为武装对抗”。

下旬,日本将迎来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届时,全球贸易发展、营商环境优化、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和包容增长、世贸组织改革、贸易与数字经济等议题,都将是会议讨论重点。

日媒表示,安倍非常希望借G20场合为世界摆脱经济不稳定状态贡献“大阪方案”。

此外,在经济领域,针对日本经济的顽疾,比如高龄少子化、常年处于通缩阴影等,安倍有自己的思路与方案。他曾表示:“日本人口老龄化并不是负担,反而会激励通过机器人、无线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创新提高生产率。”去年安倍同样表示,未来将打造终身劳动(制度),尽快建立起能广泛接受可用外籍人才的机制;计划改善薪酬体系、将雇用年龄提高至65岁以上,同时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解决高龄者医疗、养老金等相关问题。

日媒认为,如果安倍无法在剩余任期中帮助日本经济摆脱通货紧缩,“安倍经济学”极有可能被打上失败的烙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