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的新加坡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星亚控股25日午后出现断崖式暴跌,最低跌至0.091港元,跌幅98%。记者致电星亚控股,该公司未做出回应。记录显示,星亚控股曾因股权过度集中,被香港证监会警告股价大幅波动风险。香港证监会2017年2月发布文件显示,星亚控股的控股股东和19名股东共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95.80%。因此,该公司只有10,50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4.20%)由其他投资者持有。被证监会警告后,星亚主要股东李海枫、杨俊伟及其配偶吕丽恩等开始多次减持。而最近一次大股东减持纪录来自控股股东沈学助,他于今年5月28日,以每股4.605港元减持1万股。此外3月27日,由孙天群全资拥有的Everwin Marble Limited,向主要股东李海枫及恒定环球收购2.07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6.53%。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指出,股权过度集中的个股,大股东可以先炒高股价再进行股权质押,暴跌大多是由于大股东无法还款,股份被金融机构强制平仓。而当市场怀疑该股被强制平仓时,滚雪球效果出现,导致股价进一步受压。
港股热浪催生港元"抢购潮"
电力股掀涨停潮,AI硬件、AI应用、消费电子、虚拟电厂概念股活跃;地产股冲高回落,创新药、跨境支付、零售题材回调明显。
次新股、算力、AI应用、光刻机、光伏、消费电子题材跌幅靠前;电力、医药、银行走强,宠物经济、PEEK材料概念股活跃。
钧达股份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其在中东阿曼的电池项目。该项目首期5 GW产能投资规模约2.8亿美元,预计2026年启动商业生产。
今年以来,龙头公司仍是回购市场的绝对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