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韧性再加强!
为了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探索建立投资项目激励机制、整顿金融市场乱象,刚刚,金融委发声了!
8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会议,研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
会议表示,要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坚持稳中求进,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扎实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构建良好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韧性和服务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高度重视四大领域及新增长极地区
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和环境的支持,资本市场改革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
会议提到,“要充分挖掘投资需求潜力,探索建立投资项目激励机制,支持愿意干事创业、敢于担当、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改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对第一财经表示,所谓激励机制,不简单是刺激投资的量,更重要是强调投资的方向与质量,此次会议明确了接下来的四大方向。
“应该来说,激励一方面是针对地方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对微观企业主体的激励,这种激励可能包括税收减免、配套资金等诸如此类的激励。”陈文称。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三去一降一补’、政府‘放管服’等供给侧改革成效正在显现,经济增长韧性进一步增强,在鼓励投资的政策刺激下,围绕上述方向的投资机会尤其值得特别期待。”陈文也表示。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基本成型,A股市场即将在一系列基础制度改革、法治保障、上市公司质量、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迎来连串重磅利好。
此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现在的方向是正确的。还是需要在上市公司制度上做出改变,注册制和市场化严格的退市制度相结合是很重要的一点。另一方面加强上市公司的管理,特别是公司治理的建设,信息披露是建设好资本市场的重要前提,只有真正改变微观基础,可能在未来才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资本市场,一个好的资本市场。
下一步要通过资本市场保持经济进一步增长
随着贸易摩擦影响反映至宏观经济层面,中国经济的未来的走势备受关注。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国经济的韧性正逐渐增强。
去年,央行行长易纲就对媒体表示,金融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目前宏观杠杆率稳住了,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持续下降,地方政府的负债可控,中国经济在稳杠杆的同时,更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
此次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
“杠杆已稳,会议提到的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资本市场改革等内容,意味着下一步要通过资本市场来保持经济进一步的增长。”陈文称。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大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责任追究,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查处近来出现的各种欺诈违法案件,为满足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等多元诉求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金融领域违法成本过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方面造假太多了,给投资人、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意味着,下一步,(监管部门)有可能提高立法,使违法成本变高。”
资本市场是一个欲取先予的猎鹿博弈场,唯有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基于各美其美的立场,在市场用美人之美的善念酿造美美与共的结果,这样的市场信任机制才能真正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本轮恢复存在特殊性,过往规律不适用。
Wind统计显示,5月9日共有1580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268只,17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中国银行获融资净买入居首,当日净买入3.2亿元。中信证券、国光电器、中油资本获净买入居前,金额分别2.58亿元、2.55亿元、1.96亿元;科大讯飞、中国中铁、中科曙光遭净卖出居前,金额分别为2.28亿元、1.58亿元、1.36亿元。
下一步,两地监管机构将进一步完善跨境执法协作机制,强化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合力,为两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提供强有力保障。
Wind统计显示,4月24日共有153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223只,18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浪潮信息获融资净买入居首,当日净买入5.42亿元。汤姆猫、中际旭创、比亚迪获净买入居前,金额分别3.57亿元、2.83亿元、2.75亿元;大华股份、中国中铁、北京君正遭净卖出居前,金额分别为2.24亿元、1.67亿元、1.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