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年新增就业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的九成,三季度就业形势也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决策层并没有对就业掉以轻心。
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西安主持召开部分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
李克强表示,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改革开放创新,深挖国内市场潜力,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培育新的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做好促就业、稳物价、保民生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第一财经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了解到,2019年第三季度就业景气指数呈现季节性回升,由上一季度的1.89上升为本季度的1.92。虽比去年同期的1.97略有下降,但招聘需求人数及求职申请人数均同比上升,就业市场比去年同期更为活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第一财经表示,1~8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98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近90%,可以说今年稳就业的目标已基本成功实现。所以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到的是“促就业”,在当前就业工作成绩基础上更进一步,为顶住经济下行提供更充足的回旋空间,为稳增长、保民生提供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就业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此次座谈会上,李克强说,要扎实做好保民生实事,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市场供需衔接,保持菜篮子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对第一财经表示,“六稳”目标最为关键的是稳预期,预期稳了,投资就不会有问题,只要投资稳了,增长和就业就不会有问题。
人社部部长张纪南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稳就业政策首要着力点是为企业减负,在“降、返、补”三个字上下功夫。“降”,就是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预计全年社保费减负超过3000亿元;“返”,就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加大援企稳岗的力度;“补”,就是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进入毕业季以来,我国的调查失业率小幅上升到了5.3%,比六月上升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此前表示,调查失业率上行主要是因为毕业季到来、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的原因。今年毕业生总数达到830万左右,而且每年都在增加,今年这方面的压力显得尤其大。
张成刚表示,这个阶段往届毕业未就业学生与应届毕业生求职叠加,是大学生群体求职旺季。保障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做好慢就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有效利用高质量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
张纪南表示,人社部着力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从年初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春风行动”,到现在正在进行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秋季专项行动,累计已组织各类招聘会4万余场,提供免费服务超过5000万人次,下一步还将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从地方的情况来看,各地均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比如,安徽创新政策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到小微企业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实施“双向激励”,给予毕业生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并按规定给予企业社会保险和岗前技能培训补贴。北京则健全“政府+市场”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板功能,累计服务大学生6000余人次,其中今年新增上板企业27家,帮助融资1.6亿元。
会议指出,要聚焦人工智能,更加积极抢抓机遇、走在前列。
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通知》要求,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在全国高校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门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后续推出,以稳就业稳外贸稳经济
经过3至5年持续努力,基本建立覆盖全员、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