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而知天下秋。”10月31日,虽然美联储降息如期而至,但是降息进程因为“一波三折”而具有更长远的预示意义。高频经济数据的前后冲突,外部地缘风险的意外来袭,美元指数的大幅升跌,共同表明美国和全球经济已经走入了新一轮乱局,大震荡与高波动的不期而至将成为常态。在乱局之下,美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美国经济喜忧参半。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好于此前低落的市场预期,但是趋势性的下滑并未扭转,内生增长率的低迷料将继续抑制四季度的经济表现。长期来看,2020年仍将是美国经济周期下行的一年,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重心将开始移至美国,就业市场的改善空间亦趋于枯竭。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未来美国经济将继续呈现“减速不失速”的特征。短期韧性和长期压力的交织,将大概率促使美联储在年内暂停降息,而在2020年相机抉择,重新开启新一轮“预防式”降息的窗口或并不遥远。
定还是乱?降息前后的一波三折
10月31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1.5%~1.75%。虽然这一举措符合预期,但是较之于此前两次降息,本次降息的历程却可谓一波“三”折。
第一次转折,在于降息预期的陡然修正。9月末至降息前一日,美国ISM制造业、非制造业指数屡创新低,IMF大幅调降年度全球增长预测,中国三季度的GDP增速以及欧洲PMI指数再度弱化。内外风险的叠加,导致市场预期的降息概率从9月中下旬的40%左右跃升至10月末的94%以上。
第二次转折,在于经济数据的意外惊喜。本次降息当日也是美国经济的“超级数据日”。在一片悲观预期之下,当日公布的三季度经济增速、核心PCE物价指数、ADP新增就业人数等数据却小幅好于预期。
第三次转折,在于外部地缘形势的突然变化。同一日,紧跟经济数据提升市场情绪之后,智利宣布取消举办11月份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意味着,市场所翘首期待的中美首脑会晤将意外改期换址。
受这“一波三折”的过程影响,本次议息会议之后美元指数出现了“先跳升、后跳跌”的大幅波动,主要美股指数的波动性亦显著扩大。由微知著,这一进程验证了我们此前年度展望报告的判断,即随着四大主要经济体在2020年迎来欧债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乱局。大震荡与高波动的不期而至,经济数据与市场预期的反复逆转,将成为当前及未来的常态。
强还是弱?双面共存的短期韧性
如上文所述,随着前后高频经济数据出现强烈反差,美国经济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认为,从不同的维度比较,美国经济短期内正处在一个喜忧参半的状态。
一是与预期相比,有“惊喜”。美国三季度GDP增长1.9%,好于预期值1.6%。其中私人消费增长2.9%,同样高于预期2.6%,对GDP贡献率达1.9%。正如我们此前研究所指出,在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之后,消费数据将是美国经济的下一只“金丝雀”。在消费数据未有持续滑坡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短期衰退风险并不高。
二是与趋势相比,有“隐忧”。从3.1%到2.0%到1.9%,美国经济前三季度持续增长下台阶,表明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反噬作用日益增强,特朗普减税的刺激效应则日趋削弱。据我们测算,在剔除存货、净出口、政府支出等干扰项后,三季度美国经济的内生增长率仅为1.68%,较前值大幅下滑1.09个百分点。由此预示,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料将有进一步的小幅下行。
起还是落?并未远离的长期挑战
虽然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展望偏于鹰派,并在会议声明中删除了“采取适当行动”的政策承诺。但是,基于更长远的视角,2020年美国经济仍将处于周期下行的通道之中,中长期的增长压力并未消散。
从内部来看,在特朗普政府缺少结构性改革措施的背景下,就业市场的改善空间趋于枯竭。虽然美国9月失业率仅为3.5%,创1969年12月以来新低,但亮眼数据的背后,边际优化空间不断缩小。新增就业数量和薪资增长已开始放缓,新增非农就业数量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已由1月的24.5万下降至9月的15.7万。
外部来看,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重心将移至美国,或在2020~2021年对美国经济形成更大压力,并从制造业溢出向服务业蔓延。IMF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关税制裁对美国经济拖累分别为0.33%、0.58%及0.60%。自2021年起,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边际转弱,相反对美国的影响边际增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9年四季度以及2020年,美国经济仍将位于周期下行阶段,呈现“减速不失速”的特征。短期韧性和长期压力的先后到来,将大概率支持美联储在年内暂停降息,而在2020年相机抉择,重新开启新一轮“预防式”降息的窗口或并不遥远。同时,美联储扩表将得到长期延续,以稳定短端利率走势、平抑金融市场风险,从而降低利率政策的相机抉择压力。
(程实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
关税既有通胀也有通缩(或经济紧缩)效应。不论出现二次通胀还是通胀回落的情形,留给美联储的政策空间恐都将有限。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计划放缓缩表,市场反应积极,但经济预测显示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下调,鲍威尔强调以“不变”应变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委员预测,年内降息两次。
预计美国GDP增速将在今年放缓,政策不确定性将带来进一步的下行风险。
当美国债务占GDP比率接近或超过110%左右时,债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显著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