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马德里出席亚欧外长会议期间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对博雷利就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表示祝贺。王毅说,新一届欧盟机构启动伊始锐意进取,耳目一新,相信将推动欧盟朝着更加团结、稳定、开放、繁荣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已分别同米歇尔主席和冯德莱恩主席通话,中欧关系正在平稳过渡。我们愿尽快同新一届欧盟机构开展良性互动,建立密切工作联系。
王毅就中欧关系传递三点重要信息:
第一,中国对欧政策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不管欧盟处于逆境还是顺境,中方都将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坚定支持欧盟团结和壮大,坚定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中方的战略选择,不是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因为中欧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我们在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我们都主张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都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二,中欧之间共识远大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我们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之间没有历史悬案,不存在地缘矛盾,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中国的发展振兴是和平力量的增长,是正义力量的增强。14亿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将为欧盟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中欧一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也互为重要投资对象。欧洲对华出口每年支撑欧洲各国400万工作岗位,欧洲企业在华生产销售汽车去年达到700万辆。每周中欧之间往返航班达到600个。可以说,中欧已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中欧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不同,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但分歧不应是相互交往的障碍,反而应成为互学互鉴的动力。中方反对干涉中国的内政,因为这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欧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交流对话。
第三,中欧关系正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明年是中国欧盟建交45周年,是新一届欧盟机构开局之年,也是中欧关系的“大年”。明年上半年将在华举行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下半年德国已提议举行中国欧盟全家福峰会。我们还将择时尽早举办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这些密集高层交往必将为双方合作带来强劲动力。我们应乘势而上,相向而行,力争在明年内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结出丰硕成果,开辟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新的合作领域,制定未来5年中欧对话合作新的蓝图。
王毅表示,中欧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愿同欧方抓住机遇,不断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内涵,切实推进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的建设。
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均表示,短期内美欧之间有很大可能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但后续条款谈判及如何落实则需花费更多时间。
中国不仅有效履行了国际责任,还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在联合国发起“和平之友”小组,为停火止战汇聚更大合力,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筹备好新一次领导人会晤,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开辟新前景。
毛宁表示,我们一贯愿意同欧方一道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加强合作,妥处分歧,共同维护国际经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