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海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一财经 2020-01-13 13:00:08

作者:葛怡婷    责编:李刚

目前,上海已形成“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各类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作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文化需求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积极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漫步上海,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次第敞开怀抱欢迎市民到访;街头巷陌的社区文化中心,邻里中心,客堂间、睦邻点,市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建设者,丰富着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

近期,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组成评估组,对上海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评估。评估组认为:上海市对标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东部)标准,全域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域基本达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

与此同时,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委托第三方开展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满意度评估综合得分90.46分。

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打通“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上海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提出上海在2019年底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上海已形成“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各类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从“十二五”末的0.15平方米增加到0.2平方米,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十三五”时期,上海在规划建设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刘海粟美术馆、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程十发美术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的同时,进一步统筹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刘海粟美术馆 图片/刘海粟美术馆官网

针对人群居住结构特点、自然村分散等情况,上海各区积极推动建设介于街镇、村居中间的3.5级“邻里中心、街区中心”,设置村居4.5级“客堂间、睦邻点”等基层服务点。在商圈、楼宇、交通枢纽、公园绿地、滨江水岸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共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城市书房、智慧图书馆、望江驿等新型公共空间,有益补充了四级设施网络,实现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与融合发展。

对于重点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如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等,上海充分用好各类文化阵地、基层服务点等设施场所,在全市陆续开展了五一、十一、“同在阳光下”农民工假日电影放映、“青青夏禾知行明德”青少年暑期活动、“社区阳光院线”电影放映和老年优惠观影等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活动。

徐汇区图书馆1999年成立上海首家盲人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提供馆内阅览、图书外借、送书上门等服务,同时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满足视障读者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奉贤区广播电视台坚持“文化助残”点亮希望之光的 理念,2015年以来,在为残障人士开设手语节目的基础上,又为视障人士“观看”电影开展志愿服务,得到众多视听残障人士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

作为全国最早推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运行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的城市,上海的群众文化团队茁壮成长,文化类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迄今已有七年历史的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上海市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所搭建的重要平台,累计开展活动近25万项,每年举办的市民文化艺术赛事,发挥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市民自我展示、艺术普及、区域特色文化培育等功能,已累计服务市民超1亿人次,成为上海重大文化品牌项目。

各种社会资源在以上海市民文化节为代表的市、区两级公共文化平台上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实现了从系统内“小循环”到社会化“大循环”的转变,有力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目前,上海建成运行的216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已有超过9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企业、社会组织、群众文艺团队等各类主体参与整体运行或部分项目管理,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上海有市区两级注册文化类社会组织达1200余家,较2015年增长近30%。2019年,参与全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主体中,共有包括国有院团、行业协会、民营院团、民非组织、社会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体已达约600家。

眼下,各类社会主体在政策机制的激励保障下,参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高涨。徐汇区整合区域内文博资源,成立“光启博物馆联盟”,通过搭建各文博场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成果共享。静安区现代戏剧谷“市民剧场”以“全民有戏”为目标,以“文旅结合”“文教结合”“文商结合”及社会多元合作为基本思路,为市民奉献了一台台戏剧盛会。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特色。目前,上海已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根据市民需求,开展配送工作,基本实现了“点单式”“订单式”服务。

为加强精准化供给,上海在全市设置了5000余个市民文化需求二维码,形成“需求地图”。2019年,市区两级公共文化内容共配送文艺演出、文化讲座、艺术教育活动共计3.88万场,文艺指导7.8万课时,电影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0万余场,总受众人次1768万。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持续向3个远郊地区倾斜,配送额度占全市配送总量的20.3%;持续向基层居村下沉,配送场次数占总配送场次的76%。

201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文旅部肯定并推广。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上海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区域全覆盖的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文化上海云”。文化云平台打通物理空间的分割,汇聚全市优质文化资源,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大大提升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能。

目前,“文化上海云”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线上场馆数4000余家,平台日均浏览量达50万人次,累计发布40万条有效公共文化活动信息,市民通过平台预约参与的活动达14万余场。同时,“文化上海云”开设了公共文化服务“云上直播”功能,举办“云上市民文化节”“5·18云上博物馆日”“云上影视文化节”“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云上群星奖”等线上品牌服务,打造更加开放、全天候的活动模式,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市民群众利用碎片化时间体验服务。

近年来,上海及各区正积极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采购平台,不断扩大公共文化产品采购范围,逐步建立起区域化机制供给模式。2019年3月举办的“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第一次将文采会扩展到长三角,是文旅融合后首次实现公共文化产品跨区域、全产业链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公共文化及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要求每个省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儿童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儿科,要求每个地市级三级医院建设一个实力强的儿童专科。

03-19 15:33

数字赋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意见》的分析解读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成为了促进社会就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中国在构建和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意见》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未来2到3年内,通过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加快形成一个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就业服务新格局。这一目标的实现,旨在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特别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基层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

03-06 10:39

上海音乐学院老建筑开放,体验校园里的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高校全面恢复校园的日常开放,大学校园如何发挥公共文化功能、老建筑改造后怎样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3-05 18:05

有速度、有温度—— 中行上海市分行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体系

03-02 12:17

央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要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场所,激发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外币兑换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盯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和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

02-29 17:5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