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音乐剧市场一枝独秀,“00后”女孩的偏爱带来产业契机

第一财经 2020-01-21 10:57:29

作者:吴丹    责编:李刚

音乐剧论及产业,必定要有稳定持续的创作数量、演员数量以及观众群体,而这个稳定,并不能仅仅依靠明星或是粉丝经济。

音乐剧《变身怪医》里的郑云龙

2019年,音乐剧在中国终于跨出小众,成功“出圈”。

“去年一整年,音乐剧明显热起来了。”在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看来,2019年虽是经济下行的一年,但音乐剧几乎形成了一枝独秀的态势,“从音乐剧的演出数量、观众增长数量,尤其是在媒体上的发声量来说,音乐剧确实‘出圈’了。”

曾担任《声入人心》古典音乐制作人的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田艺苗,很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火爆,“第一季《声入人心》结束后,出现了一个叫‘梅溪湖女孩’的群体,这个粉丝群有200多万人,普遍都是文化素养高、喜欢声乐的粉丝。”郑云龙主演的音乐剧《谋杀歌谣》创下开票即售罄的纪录,《我,堂吉诃德》也创下国内巡演7年来的最高票房数据。

在这些音乐剧现场,田艺苗发现极为明显的粉丝效应,比如,剧场的女士卫生间排着漫长的队伍,男士卫生间却空无一人,“这些王子气质、天使颜值的男孩的走红,直接推动了中国音乐剧和歌剧整个产业的发展。”

近日,大麦网联合灯塔演出板块发布的《2019现场娱乐盘点》显示,2019年话剧、音乐剧演出场次数同比提升41%,占整个现场娱乐演出场次数的40%。其中,音乐剧增长势头最为迅猛,现场娱乐年龄代际圈层消费明显,“00后”更偏爱音乐剧。

“《声入人心》的火热,确实带动了音乐剧的观众数量。很多不了解音乐剧的人,因为明星、因为节目、因为媒体传播,而选择看音乐剧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去年民营企业的音乐剧制作数量在增加,也带动了音乐剧演出的整体体量。”费元洪从事音乐剧与流行音乐研究多年,参与过多部经典音乐剧作品的翻译、引进和制作,以从业者身份,他当然希望音乐剧能持续地赢得更多关注,但音乐剧的火热能否真正持续,这个产业能否迎来拐点,“大家心里都没底。”

去年,上海文化广场以200万元投资推出“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投资“孵化”了77个剧本和三部音乐剧。

明星带动音乐剧

刚跨入2020年,两部即将上演的音乐剧就足以制造话题——先是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宣布在北京、武汉驻演200场以上,接着是郑云龙、刘令飞、阿云嘎三位全明星阵容的中文版音乐剧《变身怪医》宣告回归,拉开全国九城的百场巡演大幕。

田艺苗认为,像郑云龙、阿云嘎这样获得名声之后还能回归剧场演出,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他们的演唱水平拿到百老汇也是毫不逊色的,中国音乐剧演员的表演水平其实已经跟国外接轨了。”

北京四海一家的副总经理于婷婷认为,大众对音乐剧的关注,更多还是集中在演员身上,还处于粉丝经济的状态,“靠综艺节目带动起来的票房,并不能直接反映出音乐剧产业的真实现状,音乐剧演员最后还是要靠作品立足。如果中文版音乐剧脱离了明星,是否还能经受市场考验,就是一个有待考证的话题。”

比起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中国音乐剧的历史很短,2003年原版音乐剧《猫》在中国首演,成了中国观众的音乐剧启蒙。十多年过去,从上海大剧院到上海文化广场,都在漫长的音乐剧运营中摸索着,力图从引进到原创,打造中国音乐剧产业化。

什么是音乐剧产业?费元洪认为,文化产业化的定义没有绝对标准,如果从创作者、作品、观众等几个因素自我建立、组合,并且互相联动、依存,目前上海音乐剧已经形成了链条,但距离真正的音乐剧产业化,还太早。

西方音乐剧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演出创作人才济济,全球热演不衰的作品可谓丰厚,西方观众更是有着提前一年制订看戏计划的戏剧消费习惯。

“中国音乐剧的环境比西方和日韩要复杂。”作为研究者与从业者,费元洪浸润其中,更能感受到中国音乐剧环境与西方的不同,无论是产权关系、意识形态还是艺术教育,都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中国的代际差异很大,时代的转型速度很快,所以我们观众群的圈层化也很不一样。”

音乐剧论及产业,必定要有稳定持续的创作数量、演员数量以及观众群体,而这个稳定,并不能仅仅依靠明星或是粉丝经济。“大明星一定会带动某部剧的票房,但也会让市场呈现出非常规的状态。音乐剧产业的稳定,并不是来自明星,而是来自于规范化。”费元洪认为,在经历《声入人心》的火热之后,音乐剧势必会进入一个调整期,好戏和不好的戏同时出现,然后留下好的作品。

2019年,可谓原创音乐剧崛起的一年。李宗盛作品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上海站制造了开票18分钟破百万的成绩,根据黄舒骏经典歌曲创作的《马不停蹄的忧伤》同样成市场热门,而周杰伦也在近年开始布局音乐剧。

明星纷纷入局音乐剧市场,在费元洪看来是大势所趋,“明星作为一个产业,一旦进入音乐剧,产业就提供了一个商业载体,不用很大牌的明星,就能形成垂直的链条。在音乐剧领域,历来演员是保戏的,戏也可以反过来推演员,两者不可分割。”

郑云龙没走红之前,《变身怪医》的票房并不成功,但两年以后,戏还是那部戏,演员仍是郑云龙,却获得空前关注。费元洪认为,明星+音乐剧的趋势,将会制造更大的“出圈”可能性。

孵化原创

“中国音乐剧有多少作品能立得住?还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有多少音乐剧是能让观众看过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而不仅仅是一位演员?”于婷婷说,四海一家最早是专注于引进音乐剧,后来开始制作中文版,“我们做《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当时是有商业赞助和各方支持去走市场。但现在金融资金也涌入演出市场里面了,投资的金融模式运用得越来越广。”

在中国,投资音乐剧的资金正不断增加,进入音乐剧制作市场的民营公司也越来越多,但音乐剧的规律却从没改变,仍然是《剧院魅影》《猫》《狮子王》这样的大IP最卖座,能满足家庭需求和粉丝属性的音乐剧,也能收获不俗票房。

四海一家做过统计,现在音乐剧主流的消费群体以90后、00后居多,主要是18~45岁之间的女性观众,占到70%。

据费元洪观察,去年,非明星出演的音乐剧票房并没有很大的起色,“相反,因为戏多了、票分流了,售票压力反而更大了。”中国观众也不像西方观众那么稳定,不断有新人进入,也不断有人退场。他发现,中国女性观众在婚后会逐渐远离剧场,导致一代观众消失,新一代女性观众又入场。日韩女性观众则相反,婚后的剧场消费行为会呈上升趋势。

“现在我们说音乐剧市场好,绝大部分的票房还是靠国外的音乐剧来拉动。哪怕中文版也是来自国外的戏。如果谈音乐剧产业化,在本土的原创上做不到一定的量级,是为时尚早的。”他认为,从行业长远的发展而言,不能只靠国外经典剧目,打造原创、培养音乐剧人才,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不从机制上改变,年轻创作者和原创剧目的生存空间会非常狭小。

去年,上海文化广场以200万元投资推出“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投资“孵化”了77个剧本和三部音乐剧《对不起,我忘了》《生死签》《南唐后主》,以推动音乐剧的原创力量。

音乐剧的创作与制作是艰难的,它包含了从编剧、作曲到演员、舞美等各方面的协调,不是单线的创作,而是从文本到舞台的复杂配合。费元洪说,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才华的年轻创作者很难拿到资源,资本更倾斜于有明星和大腕加持的项目,“原创音乐剧孵化,是我们挺引以为傲的一个项目,我们想通过这个机制来不断培育原创作品,汇聚年轻的音乐剧人才,让他们在这个行业当中成长。这其实才是音乐剧这个行业的根本。”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