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现场直击|春节食品生鲜销售大增,上海超商供应充足

第一财经 2020-01-28 17:44:25 听新闻

作者:乐琰    责编:陈姗姗

不少业者呼吁,零售商备货充足,但希望消费者理性购物,不要盲目囤货。

今天已经是2020年大年初四,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大部分人都在家过年,减少了串门、聚会和娱乐等活动。

第一财经记者1月28日多方采访并实地走访上海市场部分门店后了解到,人们宅在家过年后,各类食品、生鲜和日用品等需求量有所上升,超市的补货量有所增长。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百联等主要连锁超市表示,节前均有所备货,目前供应量充足,消费者需理性购买,没有必要大量囤货。

生鲜热销

第一财经记者在部分上海的部分世纪联华、大润发、苏宁小店、盒马、家乐福、罗森等大卖场、标准超市和便利店看到,顾客的数量不少,大部分消费者均佩戴口罩购物,超市收银员基本全部都佩戴口罩工作。

此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向零售、餐饮连锁企业发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建议方案。方案建议门店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加强人员健康晨检,个人防护要带口罩。尤其在工作状态时,正确佩戴工作口罩(如果为非一次性口罩,每隔2-4小时使用酒精擦拭消毒一次)。非操作人员,可以戴普通人员的防护口罩。口罩每2-4小时更换一次,更换后的口罩应丢弃在密闭的垃圾容器中。

第一财经记者在超市内观察和随机采访后发现,蔬菜、生鲜肉类、牛奶、日用品等是热销商品,其中以蔬菜和肉类最为热门。经过连续几天的门店观察后,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超市卖场的客流量有明显上升,大年初一时大部分超市内人流一般,买单时基本不用排队;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三时,人流明显增加,部分肉制品很快卖完并加急补货,买单时需要一定时间排队;大年初四时,部分超市门店内的顾客量又有所回落。

“总体而言,这几天的销售量是明显上升的,我很难给出一个数据,但是肯定比往年春节的量同比要大。生鲜果蔬是较为热销的,我们的供应链提前都有安排,保障供应是没有问题的。”百联内部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盒马以生鲜商品为主,其相关负责人马先生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这几天生鲜商品销售量明显上升,平常可能一家门店补货1~2次,而现在需要补货2~3次,部分热销门店一天甚至需要补货7~8次。

“我们依然开放在线预订和送货上门,但是鉴于很多送货的骑手都回家乡过年了,人手不够,所以每天的送货数量是有限的。”马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供应充足且不涨价,呼吁理性购物

面对销售量的增长,各大零售商家表示,节前已经有所准备,目前供应量充足,但是希望大家理性购买,不要盲目囤货。

农工商集团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一般而言,超市卖场的备货量可以维持15~20多天不等,尤其在春节之前,大部分的连锁超市都备有大量的库存以保障春节期间的供应。

上海蔬菜集团向媒体透露,相关批发市场已经提前做好了产销对接,组织好大白菜、卷心菜、土豆、冬瓜、萝卜等大宗货源,以及冬竹两笋类、豆类、茄瓜类、菌菇类、叶菜类等热销花色品种供应上海。上海蔬菜集团内的各大批发市场合计留存了6000吨以上的蔬菜储备量。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全力保障供给,服务不打烊,商品不涨价。目前,联华依托江桥物流及强大基地后盾,每天不间断组织新鲜蔬菜水果的货源,全力保障生鲜商品正常供应。已积极增加米面粮油、牛奶鸡蛋等民生商品正常供应,确保市民日常生活所需。卫生消毒用品,正紧密和供应商协作,严密监控库存与销售状况,确保消毒卫生用品正常供应。

在上海地区的部分世纪联华、大润发、苏宁小店、盒马、家乐福、罗森等零售门店内,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各类商品等价格并未上涨,部分商品还有新春促销活动。

大润发方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润发所有门店春节不打烊,口罩、消毒水、消毒液、除菌液等防护用品在不涨价的基础上努力保证供应。门店内也快速制定了一系列防控应对措施,包括增加通风设备并延长开启时间,保证卖场内空气常新;增加购物车、电梯扶手、超市地面等清洁消毒的频次;加强对商品的管控工作,尤其是加强对禽肉类、蔬菜类商品的查检工作。

家乐福中国表示,春节期间民生用品不涨价。百联等业者也纷纷表示,会保障货物供应并且不涨价。

不少业者呼吁,零售商备货充足,但希望消费者理性购物,不要盲目囤货。

“目前大润发的物资供应充沛,大家可以理性购买,但是并没有必要盲目囤货。”大润发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不少零售业者也表示,消费者过分囤货只会消耗过多零售商的库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盒马方面表示,生鲜商品本来就有保质期且货损率相比其他食品要高,尽管整体的库存是充足的,但是鉴于部分门店上浮和下滑的客流量不太稳定,因此难以精准补货,容易造成货品浪费。

“比如今天这个店销售额很高,于是我们大量补货,结果第二天人流又少了,于是部分生鲜货品就浪费了,但如果不补货,可能第三天,人流又多了。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理性购买,不要大量囤货,避免造成浪费。”马先生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