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随着海内外医用物资源源不断涌入湖北,物资的分配效率和公平性问题引发关注。
其中,有文章质疑,1月29日在湖北红十字会发布的《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上,一共发放口罩24.5万个,其中流向抗疫一线医院的协和医院,却只有3000个,而武汉仁爱医院竟然调拨了1.6万个N95口罩,但仁爱医院的人数不到协和医院的十分之一。
对此质疑,湖北红十字会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表示,红会愿意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但是对一些网络说法,他们正在调查清楚问题,会进行正式回应。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称,首先,这只是其中的一次分配,并不能反映全部分配情况,截取其中一个片段进行质疑,显然是不负责任;而且,分配权也不在红会这边,红会只是接收捐赠物资入库,并进行登记,具体物资分配和调配交给卫健委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根据医院需求申请进行调配。
另一位湖北红会姓史的工作人员也对第一财经表示,红会领导已经知悉此事,会调查清楚进行统一回应。他说不排除工作忙乱,把数据写错了,也不排除是因为定向捐赠的原因,因为定向捐赠需要根据捐赠者意愿来发放。
不过,红会的效率问题,一直引起捐赠者抱怨。一位定向捐赠给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的人士表示,她给武汉红十字会的定向捐赠,1月27日已经签收,但1月30日还没有到达捐赠者手中,电话问询,武汉红会表示:“物资太多没办法去找。”
而一些医院物资紧缺也是事实。1月30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述一位协和医院医生的消息称: “物资即将用尽,武汉协和医院再次求助。不是告急,是没有了!”
北师大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对第一财经表示,从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的捐赠表格来看,看不出来是否是定向捐赠给仁爱医院。现在现场局面不清晰,具体行为无法判断,所以应当看结构为主。红会人手不够,只能勉为其难,应该学汶川地震时一省对一县,物资捐赠直接到医院。
高华俊认为,当前红会最大的问题出在调度上,根据汶川救灾的经验,必须建立现场调度机制,由执行层面的领导坐镇指挥,副市长一级最适合此角色。
高华俊表示,现在的灾害特点是多点发散,所以指挥层级要下放,这一点特别重要,确诊百人以上的城市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指挥系统,居中调度,让抗炎有条不紊的进行。
“没有指挥部怎么打仗?这是目前重灾区最大的问题,从黄冈被免职的局长一问三不知来判断,不是个人无能,是全市缺少指挥。” 高华俊对第一财经表示。
“从稿件质量上来把关,我们这没一个编辑肯接《平安经》这样的稿子”,一位资深编辑直言。
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其中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据中国红十字会官网消息,2月9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工作组认真落实陈竺会长指示,与武汉协和医院联系重症患者转运车队派驻事宜,武汉协和医院接收我会派出队伍。
好消息!上海又有10例确诊病例今早痊愈出院,目前共25例出院,吴某,男,36岁,有湖北居住史,因发热就诊,1月23日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转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李某某,女,16岁,有湖北居住史,因咳嗽就诊,1月26日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转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CT作为快速诊断有特有优势。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CT筛选或将成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