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冬雁解密三种“无症状感染”:一部分人已经适应病毒

第一财经 2020-04-10 13:10:06

作者:童兰    责编:宁佳彦

人体对病毒的适应性、强免疫以及免疫应答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无症状。无症状感染者的危害性如何,病毒载量是高是低?比例多少?非常值得搞清楚。

对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关注已经很多,但是目前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关注主要仍集中在如何检测筛查以及做好隔离方面,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出现的,他们的病毒携带载量、传染性多强的研究并不多。

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医学教授金冬雁在4月9日晚的未来论坛线上讲座上,对无症状感染者产生的原因做出解答。他表示,人体对病毒的适应性、强免疫以及免疫应答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无症状。

金冬雁教授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危害性如何,病毒载量是高是低?比例多少?非常值得搞清楚。他还表示,发现无症状患者只有依靠广泛的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分三种

一些观点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相比有症状感染者而言,没有那么重要。还有观点认为,虽然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很有价值,但是挑战很大。

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教授理查德·埃布莱特(Richard Ebright)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的假阳性率较高,如果使用抗体检测,容易产生交叉反应。”

但金冬雁教授认为,无症状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载量可高可低,搞清楚无症状感染者释放病毒的情况,以及高低比例非常有必要。

金冬雁教授分析了无症状感染者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感染者适应了病毒,就好像蝙蝠一样,他们虽然感染了病毒,但是已经能与病毒和平相处,不需要激发免疫反应。

“人类的冠状病毒有比较多的无症携带者,这些感染者就好像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比如蝙蝠,自己不会得病,我认为新冠出现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也是不意外的,问题就是他们的比例有多高。”金冬雁教授表示。

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的第二种原因是人体内的抗病毒的反应比较强,病毒的复制受到了抑制,能很快得到清除。“这种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载量是比较低的,因此相对安全。”金冬雁教授解释称。

让他最为担心的是第三种情况的无症状感染者。这种感染者就好像艾滋病毒的携带者,“抗病毒与免疫反应脱钩了”金冬雁教授说道,“这类无症状感染者本身的免疫反应很弱,免疫反应是造成我们病症的原因,抗病毒和免疫反应脱钩的情况下,病人虽然没有症状,但所携带的病毒载量就会比较高,这种无症状感染者的危险性比较大。到底危险性怎么样,比例占多少,非常值得搞清楚。”

金冬雁教授所说的“抗病毒免疫脱钩”(Antivirual immunity decoupled),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比如“免疫耐受”的情况,也就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及特异性的抗体无法对抗原(病毒)做出及时反应,因此不能执行正常的免疫应答,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还有一种是“免疫耗竭”的情况,免疫系统已经被消耗殆尽,无力应答,比如艾滋病感染的晚期,任何其他感染都会致命。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位研究艾滋病毒的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免疫耐受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依然有储备能力,只是采取一种‘懒得搭理’的状态;免疫耗竭是免疫系统已经消耗殆尽了,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病毒载量很高,免疫应答很弱的情况。但在新冠感染者中,我们还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

上述专家还指出,儿童有免疫力,但免疫应答也比较弱,所以病毒感染致病作用不显著,病毒清除较慢。这也印证了此前多项研究所显示的,儿童虽然症状较轻或者无症状,但也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但儿童是否能够携带高载量的病毒仍有待确认。

大部分人适应病毒仍需要时间

抗病毒和人体的免疫反应激发的炎症因子风暴始终是贯穿新冠病毒治疗的一对矛盾体。那么为何蝙蝠体内不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现象,而人类在进化了千万年后,仍会出现这种不利的情况?

对此,金冬雁教授表示:“炎症风暴就是抗病毒免疫,它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是抗病毒,另一方面是炎症。但是在蝙蝠里,它抗病毒能力特别强、炎症反应特别弱,而且蝙蝠体内缺损炎症小体。但是人类和病毒还没有很好地互相适应,所以现在引起比较重的炎症细胞因子风暴。通过用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比如白细胞介素6细胞抗体,来抑制炎症风暴,目前看来还是有效的。”

针对目前西方国家提出的一些所谓“群体免疫”的概念,金冬雁教授表示:“英美有一定的放任,让年轻人受感染,有没有道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策略,一些地方采取了折衷的办法,比如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

截至目前,香港已经有10万人接受新冠病毒的检测,这一检测比例在亚洲是最高的。“目前香港仍在采取严防死守的措施,对所有入境旅客进行检测。”金冬雁教授说道,“我们已经把检测的范围扩大了,不是光看旅行史,只要医生觉得你有症状或者是密切接触者的情况,都会进行检测。”

金冬雁教授表示,广泛的检测最大的好处就是就可以筛查出无症状患者,并对其进行隔离观察。他认为尽管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在隔离方面都通等对待,但是仍然应该做好分流的工作,避免轻症和无症状的感染者挤兑医疗资源,应把负压病房留给重症患者。

本世纪以来,在短短的20年里,全球已经出现了包括SARS、MERS、H7N9和新冠病毒四次大流行病。对此,金冬雁教授认为,这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能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检测出病毒。“过去并不是没有病毒,而是基本都等到病毒发展到后期才发现的,因为缺乏检测能力。但是没有检测不代表没有发生。”金冬雁教授表示。

他期待疫苗能够消灭病毒,这样即便当新冠病毒成为一种季节性病毒,只要做好常态化管理,病毒的再次暴发就不再可怕。

金冬雁教授呼吁对基础科研给予更大的投入,提前做好战略储备,从而避免产生“病毒出现,疫苗研究一哄而上;病毒走了,疫苗就散了”的情况。

“我们还是要注意支持创新性和知识储备性的工作。如果现在投资了,将来流行病出现的时候,就能减少相应的损失少,无论政治效益、经济效益都能显现出来。”金冬雁教授表示,“这次疫情在科技和疾控方面都是有很多的经验教训需要去总结吸取的,包括疾控的领导体制、人员间的合作、科研导向等方面。”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