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季度GDP下降6.8% 专家建议政策应果断出重拳

第一财经 2020-04-17 12:07:24

作者:祝嫣然    责编:刘展超

国家统计局表示,对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平常心看待。

一季度GDP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8%。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下滑,3月经济指标降幅较1-2月明显收窄。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3月份呈现回升势头,降幅明显收窄。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但是基础工业保持正常增长,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较好保障,社会大局是稳定的。

毛盛勇进一步指出,尽管中国GDP下降,但产业体系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疫情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化,能够有效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疫情短期冲击就发生变化。对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平常心看待。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反映了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直接冲击。从结构上来看,在3月着力推进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工业增加值环比明显改善,供给能力得到了有效修复;投资降幅收窄,尤其是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体现了投资对于经济下行的对冲作用正在体现。

工业方面,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较 1-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2.13%,工业产出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投资方面,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降幅分别比1-2月份收窄10.6、6.3和8.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47804亿元,下降18.8%。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降幅,降幅收窄也更为明显。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节奏较好,尤其是一季度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度回升以及3月份复工复产的推动,起到了较为明显地带动作用。从数据来看,西部地区1-3月收窄的幅度最为明显达17.8%,成都、西安、重庆等地区房地产市场回温速度较为为主因。

刘哲表示,值得重视的是,消费的复苏总体慢于供给能力的恢复,一季度消费同比仍出现了较大的降幅,未来经济的主要矛盾将逐步从供给冲击转为需求约束,如何通过一揽子的经济救助政策,精准有效地提振消费,是推动经济全面恢复的关键。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50亿元,下降15.8%,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下降12.0%,降幅比1-2月份收窄5.6个百分点。

毛盛勇强调,中国的消费潜力是比较大的,只不过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的外出活动有所减少。下一阶段,消费潜力会逐步释放出来,比如新型消费形态增长更快,互联网消费形势增长更好。整体来说,前期被压抑的消费,后期会不断释放出来,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新型消费会表现更加强劲。

关于二季度是否会成为拐点,毛盛勇表示,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3月份比1-2月份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3月份这种改善的势头应该是能够延续下去,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二季度表现会更好,所以二季度会明显好于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趋势。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较好,下半年应该会比上半年更好。我们的目标就是力促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具体到的2020年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毛盛勇说,按照惯例,每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是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社会公布的。今年,为了有效防控疫情,两会进行了推迟,目前还不掌握具体情况。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在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时表示,展望二季度,由于存在疫情输入的风险,中国经济继续面临多重压力,但预计二季度GDP将恢复正增长至3%左右。中国经济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结构性因素(新旧动能转换、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和周期性因素(疫情全球蔓延、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多重夹击。建议特殊时期特殊应对,宏观政策应果断出重拳做出调整,把稳定就业、扶助中小企业、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