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灾区湖北经济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箭在弦上”。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内容之一是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
会议指出,在疫情防控中,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付出了很大牺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面临的困难较大。党中央研究确定了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有关部门要会同湖北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尽快落实到位。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根据这一表述,一揽子有力度的支持湖北专项政策将会很快公布实施,这将提振湖北经济重回正轨的信心。
湖北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同期下降39.2%,全国垫底,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GDP同比下降6.8%。
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罗知教授在疫情期间做过多轮企业调研,她认为这次疫情对湖北企业冲击很大,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难较大。
“经济恢复也有时间窗口期,目前湖北不少中小企业等不起,希望中央部委支持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帮企业一把。”罗知说。
虽然具体一揽子政策内容尚未披露,但在政策支持方向上已有共识。
施正文表示,由于封城时间较长,湖北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明显慢于全国。在财税支持政策方面,可能会出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已有的针对湖北的特殊税费减免政策,比如湖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实施期限将延长。针对湖北疫情重建,中央会给予专门的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另外今年抗疫特别国债可能会划拨一笔金额专门支持湖北灾后重建,专项债额度也可能会对湖北倾斜。
罗知近期调研武汉178家民营企业发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订单大幅萎缩、由于对湖北的地域歧视导致外地业务无法开展、用工成本负担大、租金优惠落实难、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大等。但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
因此中央针对湖北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也备受期待,此前央行在金融支持方面对湖北倾斜。比如,考虑到湖北省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央行在前期支持额度基础上,又为湖北新增了2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4月26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湖北省)成立,主要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等。
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湖北企业贷款增加了2162亿元,同比多增157亿元,新增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92%,高于全国6.9个百分点。
在投资支持方面,这次会议也明确了一些方向。
会议强调,湖北要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促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恢复发展,稳住经济基本盘。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公共卫生等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是湖北的重点产业链,稳住关键产业对保就业、促发展至关重要,专家认为这些行业重点企业将是政策支持对象。新基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也将是湖北重点投资领域。
湖北正研究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紧密对接国家新基建各项政策措施,聚焦建设高速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便捷智慧的融合基础设施、高端前瞻的创新基础设施,加紧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新基建项目,助推湖北经济加速疫后重振。
湖北也在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补短板力度,近期开建首个公共卫生体系项目——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和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检验中心。该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平时满足周边群众就诊需求,集门诊、住院、医技、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医院;疫时转变为应急医院,满足传染病和其他突发事件救治需求。
没有谁能永远站在巅峰,也没有人能逃避风暴。
今年上半年,湖北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296.16亿元。
平台为企业提供“核算-认证-标识-披露”一站式服务。
通知提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至15天。
要建设过硬金融干部人才队伍,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干部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