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艺术品展览转战线上,中小型画廊能否借此重生

第一财经 2020-05-19 21:54:14 听新闻

作者:陆瑶    责编:陈姗姗

线上展+即时支付,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型画廊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机会。

今天下午,东浩兰生集团旗下平台艺术上海与艺术创意园区M50创意园(下称“M50”)达成战略合作,并在艺术上海的线上平台上线了M50线上特展,M50园区内共19家画廊将免费入驻艺术上海,并在该平台的3D虚拟展厅内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展。

上海东浩兰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之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M50之后,艺术上海会持续和国内外的各类艺术展览、画廊单体和艺术家个体合作举办线上特展,预计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特展上线。

特展上线的同时,艺术上海还在线上平台正式接入支付功能,就此成为了首个同时具备展览和支付功能的线上艺术品平台。艺术上海商务总监戚圣骞介绍道,目前上线的是第一版,后续每个月都会迭代一个新版本,持续完善线上功能。对此,顾之骅进一步表示,之后的更新目标是让买卖双方的操作系统更便捷,会先申请实现境外货币的支付功能。支付功能的接入和完善,在为艺术机构实现零成本推广的同时,也创建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

这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型画廊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机会。

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参与线上特展,许多中小画廊表现出极强的积极性,“疫情之下,只有经营多年的大画廊才具备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中小画廊的现金流很有限,最多只能支撑半年的经营,生存机会渺茫。这批中小画廊是最需要帮助的,也是最能通过线上特展受益的。”周斌认为,一方面,中小画廊可以通过和知名画廊同平台展示,提升自身的品牌能级;另一方面,中小画廊的艺术品价格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成交。

疫情发生以来,艺术品展览和拍卖纷纷转至线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线上艺术品展陈和交易生态。

展览方面,美国达拉斯艺博会、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艺术厦门博览会等均在今年4月举行了线上展会;交易方面,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指导举办的“春雷乍响·全球网络迎春拍卖销售”在App、微信、小程序、官网等同步上线,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艺典中国的“生活美学”主题直播间、“永乐·现当代艺术季”等直播拍卖活动实现了专场成交率100%的交易成绩。

同时,一系列艺术品电商陆续出现,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也收获了资本的关注。古玩艺术品电商递美在线,在首场互联网艺术品交易大集上便吸引了万名收藏家入驻;艺术品交易平台翰墨千秋在今年3月已拥有累计注册用户百万人次,活跃拍卖用户10万人次;刚上线一年的国风文玩电商平台玩物得志在今年4月出现爆发式增长,月活跃用户高达488万,并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在艺术品行业进行着如火如荼的线上探索时,业内也出现了不少顾虑的声音。在艺术上海M50线上特展发布会的现场讨论环节,有年龄稍长的艺术从业者提出,线上平台对于中老年的艺术工作者或藏家而言,存在使用层面的技术门槛,但疫情让她感受到,线上模式已经成了一门必修课,“去年艺术上海在推线上展的时候,我还有些不以为然,但现在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从业者一定要改变。”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线上交易的艺术品缺乏体验感,尤其对于高价值的艺术品来说,很难真正在线上促成交易。对此,顾之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平台只能逐渐放大线上艺术品的价格区间,收藏者的消费观念也需要慢慢改变,“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的结合,能通过线下实体的资源匹配增强消费者线上消费的信任感,消费者在线上看到感兴趣的艺术品后,可以去线下画廊体验实物,这样消费者对线上交易能更加放心,线上平台的交易金额也会逐渐放大。”

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近期发布的《2020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9约有14%的艺术品和古董销售额产生于线上,销售额约为59亿元。在网络的消费者中,有8%的人消费超过100万美元,较2018年翻了一番。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