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壹快评︱烟火经济大热,如何优雅而有尊严地摆地摊?

第一财经 2020-06-04 20:20:25 听新闻

作者:杨小刚    责编:任绍敏

小摊是人民群众自发创造的就业岗位,不需要政府出钱,只需要政府放松管制就行。如此好事,不应成为权宜之计,而应创造环境,让它行稳致远,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谁也没想到,疫情之后,地摊经济火了。总理也为之点赞,认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与地摊经济相关的概念股跟着沾光,小商品城、银都股份、迪马股份、广百股份、香江控股等股票连日大涨。

地方也闻风而动,成都、上海、西安、杭州、郑州、南京、武汉等城市,陆续为“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松绑,甚至出台鼓励政策,以刺激地方消费复苏。

各方合力下,地摊经济满血复活,一夜风靡,关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发财的故事也开始多了起来。

地摊经济的火热,勾起了笔者小时候一段摆摊的青葱岁月回忆。对很多农家子弟来说,估计都会有类似经历。

上世纪80年代末,笔者十三四岁,对兄弟姊妹多、经济比较拮据的家庭来说,现金和积蓄是稀缺品,个人的零花钱和开学费用,都要靠卖点东西来临时获取。

好在农村物产丰富,很多东西都可以拿到集市上出售。春夏时节,瓜果飘香,辣椒、南瓜、苦瓜、西瓜等都是很好的售卖品,还有干柴、松果、竹笋、鱼等,拿到街上就可以换现金。刚学会骑自行车不久的我,用两个袋子,装满这些自家产的农产品,一边一个捆绑在自行车后架上,骑行十多公里,到最近的煤矿小镇上摆地摊,一蹲就是一上午。

卖完农产品,数着那些由一分、一角、一元组成的“巨款”,经常有十几元、二十多元。怀揣着这些现金,回家路上,自行车都可以骑出风驰电掣的感觉。

当然,钱不能私自独吞,大头需要交给父母,小头可以留给自己当作零花钱。摆摊次数多了,开学的费用有了,买书买文具用品的钱都有了。每次摆完地摊,那种数钱的感觉,以及回家把钱交给父母后获得的赞许目光,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后来在大学时期,也摆摊卖过电话卡、书籍、衣服等,赚的钱比小时候多得多,但很难有那种幸福感了。然而,沉淀下来对生活的态度,一直留存在我心底——事在人为,只要靠双手劳动,就可以维持生存,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每次遇到困难,我总容易从心底升腾起一股对生活重燃希望的信心,因为我总是鼓励自己,最坏情况下,我还有一门谋生手艺——摆地摊。虽然后来年纪大了,也很少出去摆摊了,但这种对生活的底线思维,让我总充满乐观。

回到目前火热的地摊经济,有人担忧,媒体如此高调宣传地摊经济,吊高地摊经济胃口,会不会搞得全民摆地摊一哄而上?地摊经济会不会因此产能过剩?多年经营而来的干净城市形象会不会因此破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档次会不会因此拉低?……

这些担忧,有些是善意的提醒,可以吸取,但也有一些上纲上线,就显得没必要了。

关于地摊与城市管理问题,2016年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就有过论述,他说:“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

担心一哄而上也是多余的。摆地摊大部分是底层群众改善自身生活的一个简单出路,虽然也有因为时间富余去体验生活的,或家中有多余物品临时拿去售卖换点买菜钱的,但这只占少部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谋得一份收入,以此养家糊口。如果有其他更好的出路、更好的收入或更体面的工作,当然就没必要这么辛苦摆地摊了。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地摊经济的开放心态,笔者是完全肯定和支持的。这不只是能带来多少人就业,有多少人能从中赚多少钱的问题,关键是其中姿态和心态的转变,意义更大。

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从一禁了之到提供精细化服务,不仅缓解了城管与群众的紧张关系,一些地方的城管推出人性化服务,还扭转了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比如在四川眉山仁寿县,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占道摆摊卖水果,当地城管不但没有驱赶,还帮她另外找到一个合适的摊位继续摆摊。这种人性化执法,获得广大网友点赞。

对于摆摊者来说,心态的转变也很重要。当前地摊经济刷屏,加上总理的加持,这种舆论风向,整体来说,作用是积极的,无形中创造了一种不以摆地摊为耻、反以为荣的氛围,这对那些真正需要以摆地摊为生的人来说是友好的。

小摊是人民群众自发创造的就业岗位,不需要政府出钱,只需要政府放松管制就行。如此好事,不应成为权宜之计,而应创造环境,让它行稳致远,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如何行稳致远?我认为可从两端来说:摆摊者应做一个优雅的小贩,尊重公共秩序,注重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环境卫生;而城市管理者则应为摆摊者提供一个有尊严的环境,让他们心安理得,不用东蹿西跳、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优雅而有尊严地摆地摊很重要!

(作者系第一财经编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