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持之以恒是解决医学难题的关键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丨创时代

第一财经 2020-06-05 14:46:24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秦妮

持之以恒是解决医学难题的关键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丨创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很多人曾一度认为,当代人类的主要医学难题是慢性病。这次新冠病毒的暴发会不彻底会改变人类对病毒的认知?从1月至今,全球科技界都在全力加速与病毒赛跑。在病毒学与免疫学领域,我们今天还有哪些问题仍然待解?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的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哪些挑战?第一财经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闻玉梅。

科学和技术相辅相成,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提问:您最近提到,战胜新冠疫情还是要靠科技支撑,而且这场科技“战疫”不应是一哄而上的一时之战。您指的科技支撑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不能是一时之战?

闻玉梅:我们要消灭冠状病毒和控制冠状病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病毒是很难消灭的,但是它是可以控制的。那么对于冠状病毒科学问题,我们要了解它是怎么样的一个病毒,虽然它是已知的冠状病毒科里面的,可是它有它的新冒出来的特性,所以我们要了解它的病毒的特性,它的传染性、传播性、致病性,它引起机体的免疫性,这些就是科学问题。

那么科学问题要靠技术来解决,就是你要发展一些新的,有快速诊断的、快速了解的,而且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新的技术,所以技术是推动你把科学问题朝深层次发展,而科学问题不断地又会提出很多的要技术改进的一些的方向,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和技术是分不开的,通过技术来深入地了解科学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提出来又促进技术发展。

提问:您认为新冠肺炎对当前的医学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闻玉梅:它大大促进了病毒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免疫学的发展,更促进了传染病还有流行病学的发展,因为本来这些都是冷门课。前一阵子传染病的医生跟我说:老师,我们现在变成边缘的科室了。因为没有传染性或者感染性很强的疾病,这些科室就被边缘化了。现在大家重视了,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所以它不仅是从病原学、病理学、流行病学,还有就是传染病学或者感染病学,我认为这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

现在就怕是什么,疫情来了,大家都一哄而上,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本来是件好事,我也在开玩笑,我说一下子怎么冒出那么多的病毒学家、那么多的呼吸科的专家来了,他们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是好的,可是不能“短命”的。我们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像剥笋一样的一层一层往里剥,然后发现一些重要的问题来解决。大家不要一时热情,都哄上来了,等到疫情一过了,又没人做了,也不深入了。

提问:所以需要一个长期的投入?

闻玉梅:对,要长期的投身和投入两个方面,就是在国家经费方面要长期的投入,而科学家你也是要下决心投身其中。在病毒学的问题上,或者在传染病学的问题上,你是要投身其中,持之以恒地深入研究。

关于病毒,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提问:您觉得这次疫情为什么会突袭整个人类社会,造成了全世界范围的大流行?

闻玉梅:这个问题,应该是说病毒的变化很大,特别是冠状病毒,它由渐进到突变。冠状病毒SARS的时候到现在17年,难道17年里面这个冠状病毒就没有了吗?在全球讲起来,冠状病毒可能一直都是在的。它也是慢慢地引起一些应该说是像感冒一样的疾病,好像很轻,大家不在乎。香港大学有个实验室,就是注意到了有很轻的这种呼吸道感染,然后它通过野生动物增加了它的毒力,然后再通过也许其他的媒介传给人,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当中还有没有中间宿主,然后进入到人。而这次的冠状病毒是一个全新的病毒,以前从没有过的。

提问:在病毒学和免疫学领域,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问题待解?

闻玉梅:现在我们对病毒还是很不了解的,就是说它为什么传播性那么强?感染了以后,到底在身体哪些部位引起主要的病?我们现在就知道肺部对吧,可是肺以外现在肠道也有,甚至神经也有,那么到底它感染到哪些脏器,各个脏器互相之间的关系又怎样?它是通过血液进到脏器,还是它病毒本身不通过血就侵入了?为什么它会引起肺部堵塞性的这种病变?这些都是病毒的问题。

免疫的问题就是现在我们说到底年轻人的抵抗力强不强?我们本来说年轻人的免疫力强,所以年轻人很少得病,而且恢复比较快,可是现在,在欧美国家年轻人得的也很重的也有,这是为什么?那么机体的反应各个人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些免疫因子对它起反应的作用?特别是有些人好了,可是突然之间又发生这个我们叫做细胞因子风暴,就是免疫风暴在什么情况底下引起的?不要等到发生了风暴,我们再去处理,哪些人容易发生风暴,这些都应该很好地进行研究。

齐头并进,全体动员起来做疫苗

提问:大家特别关心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这方面国家现在有什么进展?

闻玉梅:药物的研发我们是很早的,而且包括西药和中药,中药我们还要做它的机理,不是说就用用就好了,我觉得要有一些现代医学的机理。疫苗我们国家也是非常重视,是五条线共进。比较明确支持的一种就是灭活的疫苗;另外就是陈薇院士团队正在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还有就是核酸疫苗,有RNA的疫苗,有DNA的疫苗,也有做一些多肽的疫苗。所以现在我们就是齐头并进,也许五种都有效,也许五种里面三种有效,我们就是全体的做疫苗的人都动员起来,大家来为控制新冠病毒做贡献。目前这个情况下,疫苗是唯一大家都公认的可以控制这个疾病的方案。现在大家加紧研发,而且国际上大家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一种方案,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国际合作能够非常好地体现国家的软实力,中国这次主动地提倡跟国际合作。最近上海市科委也跟我们提出来,希望我们上海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而且是国际化的一个城市,在生物领域和疫苗方面,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我称之为全方位、多元性的国际合作,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在帮助中国在软实力上跨很大的一步。现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觉得国家现在做得非常好,科学家也做得非常好,还需要多元化全方位推进。

建立综合性国家科研中心,持续创新,是医药卫生领域未来发展的目标

提问:通过这次疫情,您认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还有哪些进步的空间?

闻玉梅:现在国家说要成立一些重点实验室,我也希望上海能够成立一个传染病和公共安全的研究院,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药物疫苗和公共卫生体系整合在一起。我希望国家之后可以成立一些综合性的国家科研中心,因为SARS以后,我们国家成立了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次都起了很好的带头人的作用。我希望今后我们更有一些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在内的综合性的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院,推进我们的公共卫生事业走得更好、更快、更先进。

提问:这次疫情暴露出我们科技创新领域未来还有哪些需要补齐的短板?

闻玉梅:至少在医药卫生方面,我认为创新性不够,我们要做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在公共卫生上面,我们不能只是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几个问题,应该要组织一个团队,来评审公共卫生的创新到底在哪里,有哪些是真正的创新,不要怕失败。

另外,我认为在公共卫生系统的公共安全方面的研究要加强,例如建立共卫生系统的病原生物学基础研究,单做分子生物学是不够的, 只有基因序列没有活的病毒在细胞及动物模型水平的研究是有欠缺的,希望国家要给予鼓励也希望企业能投入,跟我们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相比,我认为在这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今后会有更多需求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