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南亚的“数字化”追赶:中国厂商下一块5G拼图浮现

第一财经 2020-06-08 22:42:13 听新闻

作者:来莎莎 ▪ 李娜     责编:杨小刚

东南亚和印度的5G大规模部署要再过几年,但疫情正催化了这一市场。

5G是未来的方向,新冠肺炎疫情愈加凸显了数字化的重要性。

4月29日,新加坡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建成覆盖整个新加坡的5G网络。而菲律宾已成为东南亚首个开通5G网络的国家。6月6日,中国迎来5G发牌一周年。作为“新基建”的“排头兵”,5G的意义远不止于通信网络本身,更是在疫情大流行后照耀市场的复苏曙光。

全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表示,根据GSMA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共62个电信运营商在32个国家/地区商用了5G网络。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5G用户数的影响将快速变小,预计2025年,5G用户数将达17亿。

从全球5G竞争看,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处于全球5G第一梯队,其他国家紧随其后。从5G产业链看,无论是通信设备厂商还是手机终端,以华为、中兴、小米、OPPO、vivo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占据一定优势。

5月20日,一名市民在新加坡滨海湾晨练。新华社发

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正在持续调整。2019年,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1-5月,在全球疫情防控和物流受阻的情况下,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随着5G网络建设渐热,中国厂商的身影出现在全球,而近水楼台的东南亚国家就是重要市场。

东南亚5G进展整体较慢

“东南亚整体而言是发展中市场,相对进展慢一些,因为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但这是一个多样化的市场,例如新加坡步伐相对较快。”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

4月29日,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宣布,新加坡企业将从明年1月起推出两个独立的5G网络,在2022年底前建成至少覆盖半个新加坡的5G网络,并在2025年底前建成覆盖整个新加坡的5G网络。

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称,运营商新电信(Singtel)以及星和(StarHub)与第一通(M1)组成的联营公司已经中标建设这个最终将覆盖全国的5G电信网络,其他移动网络经营商则将通过购买使用权方式采用网络。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易华仁表示,建设5G网络是新加坡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投资。在新加坡不得不采取阻断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在5G上的投入较为积极,成为东南亚首个开通5G网络的国家。

过去,菲律宾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因网速慢、网络延迟高而广受该国民众诟病,即使在大马尼拉都市区,许多地方的4G移动服务也时常中断。为了改善网络体验,菲律宾在网络上的投入速度开始加快。

去年6月20日,菲律宾电信巨头环球电信公司表示已正式启动该国首个5G商用网络服务,而华为公司是其核心设备供应商。

今年1月份,华为已在菲律宾完成5G测试。在过往的测试中,菲律宾的5G速度创造了新的纪录,达到了14.97Gbps,即平均每秒下载数据量在2GB左右。环球电信此前表示,5G技术商用后能够帮助当地将网络传输速度提升至100兆比特每秒(Mbps)。

今年3月份,泰国大型通信运营商亿旺资讯服务公司正式开始提供5G服务。在曼谷的主要车站和街道,可以看到运营商的多个5G相关广告。

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但跨境电商以强大的物流链发挥了巨大作用。泰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席塔纳瓦特近期对媒体表示,预计今年,东南亚三大电商平台Lazada(来赞达)、Shopee(虾皮购物)和JDCentral(京东尚泰)的卖家数量和产品销量较2019年都将增加3倍。显然,这将推升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提升需要。

在泰国曼谷,Lazada的员工在会议室讨论。新华社资料图

杨光指出,对于当地政府而言,5G频谱的拍卖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当地不同的电信运营商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一些厂商希望借5G提升品牌形象,展现自己的前瞻性和对市场的领导能力。

为了拉动5G相关产业,越南提出要自己研发5G通信设备。作为国产5G产品激励计划的一部分,越南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Viettel、越南集团(Vingroup)以及IT领军企业FPT三大企业已正式宣布其5G研究和生产路线图。

不过,东南亚市场5G部署仍较为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对5G的需求并不强烈,而且电信运营商多为私营企业,企业首先会以自己的盈利和存续为目标。

除了商业决策,技术也遇到一定门槛。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采用3.5频段部署5G网络。杨光告诉第一财经,东南亚地区的这一频段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很难在短时间清退留给5G。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信号越容易受到干扰。“在高频段会出现雨衰现象,东南亚地区多雨,所以这一频段对于保障稳定可靠的卫星电路非常重要,很难完全释放出来。”杨光表示。

根据欧洲电信设备商爱立信2019年财报,来自东南亚、大洋洲和印度的收入为298亿瑞典克朗(约合229.4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2272亿瑞典克朗(约合1748.8亿元人民币)的约13.1%。

爱立信东南亚、大洋洲和印度地区负责人米堤诺(NunzioMirtillo)表示,在东南亚和大洋洲(不包括印度),3G仍是主流移动通信方式,2019年这一比例为44%。在2019年,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已经进行了5G试验,但是频谱分配限制意味着东南亚和印度的5G大规模部署要再过几年。

中国厂商上下游齐发力

中国和欧洲等地是中国移动通信厂商的主要市场。华为2019年财报显示,来自中国、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和美洲等四大业务区的收入分别为5067亿元、2060亿元、705亿元和525亿元,其中亚太地区同比减少13.9%。

中兴通讯来自中国、亚洲(不含中国)、非洲、欧美及大洋洲的收入分别为582.17亿元、131.8亿元、53.16亿元、140.23亿元。

华为各业务区营收。(华为2019年财报)

中兴通讯的财务数据。

今年2月份,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在华为伦敦产品与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公布了5G的最新进展。根据当时公布的数据,华为已获得91个5G商用合同,5GMassiveMIMOAAU(ActiveAntennaUnit)模块发货超过60万个。其中,欧洲47个、亚洲27个,其他地区17个。

可以看到,除了欧洲之外,亚洲地区也是目前全球5G建设中的重要战略高地,东南亚地区对于5G的建设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华为与泰国运营商TrueMoveH在成都签署了《5G使能数字生活转变——5G领导力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并且成功测试了中泰首个5G国际视频通话。这次5G国际视频通话,通过5G网络,实现了成都与泰国巴吞他尼府Thanyaburi区测试现场的4K高清视频和音频连线,是泰国运营商True在5G上的重大进展。

据了解,菲律宾两大电信运营商——环球电信和PLDT电信都已经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将使用华为设备在菲律宾兴建5G网络基础设施。

杨光表示,如果不考虑目前的国际政治环境,东南亚地区中国厂商的份额会逐渐向上走,但是目前情况趋于复杂,还需要观察。另外,三星作为重点发力5G的设备厂商,也会在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设备厂角力。

中国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也在东南亚布局。2019年7月8日,菲律宾国家电信委员会(NTC)宣布,菲律宾Mislatel公司获取CPCN(公共事业运营证书)即电信运营牌照,该公司成为菲律宾第三大电信运营商。

由中国电信与菲律宾合作伙伴组成的Mislatel公司联合体于2018年11月在菲律宾国家电信委员会的新电信运营商招标中胜出。Mislatel公司计划于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在菲律宾推出4G移动服务、光纤宽带服务等电信业务,同时将加快5G移动网络的部署,提升菲律宾的电信基础设施水平。

在通信产业链中,在东南亚最活跃的无疑是手机终端厂。Strategy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告诉第一财经,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达到饱和的背景下,中国厂商加强发力东南亚,市场占比也稳步提升。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也拥有巨大潜力。图为准备进行网络直播售货的泰国创业者。新华社资料图

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是东南亚最大的四个手机市场,四大市场智能手机的销量合计保持在全球总量的6%~7%之间。

吴怡雯指出,虽然三星依旧在大部分东南亚市场保持领先,但其份额正在不断被中国厂商蚕食。其中,OPPO和vivo在中国厂商中排名总体更靠前一些。

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前五名的榜单中,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牢牢占据了四个席位。整体而言,OPPO和vivo在东南亚各国发展比较均衡,小米和realme更侧重印度尼西亚。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realme在东南亚继续高速增长,稳居前五,环比增长高达173%,核心市场全面开花: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跻身前五;泰国、柬埔寨跻身前四。报告称,realme也是将5G设备带入东南亚地区的首批品牌之一。

与中国市场不同的是,智能手机在这些市场起步较晚,功能机依旧有其规模,而5G的发展比较迟缓。吴怡雯称,这意味着以智能手机新用户为驱动的市场潜力,也意味着较低的手机客单价及未来的成长空间,这对经验丰富的中国厂商较为有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