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发布会上表示,《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长江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和海岸带共布局了19个重大工程。目前,自然资源部按照工作分工,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长江、黄河和海岸带三个重大工程的专项建设规划,来推动陆海统筹、河湖联动的治理模式。
文字实录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请问自然资源部的周司长,《规划》如何体现对长江、黄河海岸带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周远波:长江、黄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精神,《规划》在长江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和海岸带共布局了19个重大工程,在长江重点生态区,以推动亚热带森林、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和自然恢复为导向,布局了横断山、长江上中游岩溶地区、大巴山区、三峡库区、鄱阳湖-洞庭湖等河湖湿地、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和重点区域的矿山修复,总计8个重点工程。在黄河重点生态区,围绕上游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抓好水土保持、下游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布局了黄土高原、秦岭、贺兰山、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重点区域矿山修复等5个重点工程。在海岸带,以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布局了黄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和海南岛6个重点工程。目前,自然资源部按照工作分工,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长江、黄河和海岸带三个重大工程的专项建设规划,来推动陆海统筹、河湖联动这种治理模式。
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幅持续扩大。
聚焦新变化新需求,统筹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矿产资源、海洋经济、基础测绘、林草、地质调查等专项规划编制
当前,应加速推进矿业法治建设,提升矿业法律服务水平,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增储上产,助力矿产能源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障矿产能源安全。
自然资源部今天展示15个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正在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进一步完善,形成省级整合优化成果。整合优化成果成熟一批、批复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