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如何谋篇布局,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近段时间,自然资源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十五五”自然资源各领域的规划编制,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耕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海洋科技、测绘地理信息、生态保护修复、自然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据自然资源部官方微信公号8日消息,近日,自然资源部在京召开的“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专家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当作重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契机,聚焦新变化新需求,统筹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矿产资源、海洋经济、基础测绘、林草、地质调查等专项规划编制。
对“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自然资源部明确,“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基期为2025年,规划目标为2030年,展望到2035年。加强与“三区三线”空间衔接,强化陆海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和矿业权投放,推动持续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深化改革加大政策供给,完善战略性矿产勘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推动矿产资源快速增储上产、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矿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对自然资源科学管理与保护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十五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专家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快自然资源各领域深度融合,在保障发展、保护生态、维护资源安全等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要坚持一致性和差异性相统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创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在加强自然资源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用人工智能赋能自然资源治理智能化转型。
这场专家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清华大学教授杨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严金明、北京大学教授林坚、清华大学教授董煜、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邢志宏等9位专家代表出席并发言,从这些专家的专业领域,可以初步判断“十五五”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一些主要方向。
“十五五”时期应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创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图为7月8日航拍图。摄影/章轲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的主攻方向是“科技引航向海图强”。他认为,海洋在地球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持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应围绕安全保障、国家权益、防灾减灾、深海资源、大洋环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海洋观测、探测和实验体系,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的主攻方向是“入地”。他说,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所有研究的终极目标都是矿产资源,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深部解决方案,是当代地质人的责任和使命。侯增谦担任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他带领的团队一直聚焦“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探查深部矿产资源,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深部解决方案。
近年来,紧缺战略性矿产资源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有数据显示,2040年对关键矿物的需求可能会增加400%至600%,电动汽车所需的关键矿产投入将是传统汽车的6倍。侯增谦认为,应加大紧缺关键矿产勘查投资力度,夯实国内资源基础,提高战略自主性;持续推进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布局,确保境外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认为,时空信息赋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自然资源部门的努力方向之一。应统筹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数字化发展,支撑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将时空信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赋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严金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增量用地要全面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利用结构,提高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未来,应探索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与常住人口规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相挂钩,建立新增用地指标奖惩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世荣认为,实现“双碳”应用好森林这座富矿。人工增绿既要选种适宜,也要提升质量。提升森林质量也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不断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教授杨锐认为,下一步,需要大力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生态游憩、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
当前,应加速推进矿业法治建设,提升矿业法律服务水平,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增储上产,助力矿产能源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障矿产能源安全。
自然资源部今天展示15个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风景名胜区不同于其他的自然公园,也不同于其他的保护地,文化特征更加鲜明,“两山”转化的基础更好、空间更大。
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更细致的亚矿种划分,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定位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矿产资源。
两项国家标准均为生态环境部门关于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的首个行业标准,对于推进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监管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