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早盘,医疗器械概念涨幅居前,截至发稿,英科医疗、正川股份涨停,蓝帆医疗涨逾8%,利德曼、奥普光电、硕士生物等多股纷纷跟涨。
6月11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2020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常态化新冠肺炎监测系统。
《工作要点》提出,整合现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工作,建立常态化新冠肺炎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报告新冠肺炎相关病例,动态掌握新冠病毒流行规律与特征并进行风险研判与预警。
强化监测系统的一大重点就是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全市流调队伍保持在500人以上并储备3000余人的后备力量,确保第一时间规范开展疫情调查处置。
此外,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各省按照通知进行医疗器械行业制定标准开展相关工作,加强监督管理。
二级市场上,医疗器械相关个股一季度业绩暴涨。数据显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营收接近48亿元,鱼跃医疗营收接近14亿元;万孚生物、英科医疗、华大基因、奥美医疗、山东药玻、迈克生物6家营收均突破了5亿元,硕世生物的营收同比增长276%达到2亿元。
申港证券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是当前投资的黄金赛道。适应不同阶段医疗卫生改革需求的政府卫生支出机制,是器械行业中短期增长核心驱动因素。预计未来5年行业增速将维持在20%左右,继续高于医药板块平均增速。
万联证券表示,未来医疗器械板块特别是高值耗材,将逐步受到政策影响。在政策引导和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叠加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医疗器械和医药消费板块未来成长的空间和确定性较高。特别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和高端消费行业未来也仍将保持较高行业景气度,预计继续将维持较高增长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鼓励他们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一季度,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总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397.36%。
从心血管植入物到手术机器人,过去只能靠进口产品解决的疾病疗法,现在几乎都有了本土化的可替代方案。
尽管目前的关税问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业内仍然期待看到骨科和介入心脏病等领域发生更多并购交易;重大的并购标的预计将逐步转向上市公司。
一方面大量国产医疗创新公司崛起,具备了生产与国外技术质量相当的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最新的关税战也令美国医疗器械出口中国市场的成本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