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创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新+扩品”驱动业绩,心脉医疗成长性如何?丨科创面对面

第一财经 2020-06-13 09:20:21

作者:黄思瑜    责编:杜卿卿

总经理首谈科创板“初体验”。

“印象中大概经历了280多天的紧张准备,加班加点做了很多工作,所以上市的那一刻非常激动,算是对过去紧张筹备的一个总结。”心脉医疗(688016.SH)总经理苗铮华面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称。

心脉医疗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是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进心脉医疗,就疫情影响、业绩增长驱动因素、科技创新、资本效应、国内外市场情况等问题,面对面采访了该公司高管。

上市之后的心脉医疗股价表现不俗,截至6月5日收盘,最新股价为245.50元/股,较首发价格上涨逾4倍,总市值达到176.71亿。

心脉医疗总经理苗铮华告诉记者,公司过去两年多上市了3款创新医疗器械,未来两年预期也会有更多的创新型产品上市,创新产品的上市帮助公司获得了比较好的的业绩提升,所以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间,业绩也保持了正向增长。同时,目前整体大环境对于国产替代中技术壁垒比较高的医疗器械企业其实是利好的。

与国际核心技术水平相比,我国主动脉介入领域差距相对较小,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目前则尚处于跟随阶段。对此,苗铮华表示,心脉医疗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并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带来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优秀的、高端的人才加入公司。

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苗铮华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人口老龄化和医保覆盖面扩大的情况下,未来中国医疗市场仍旧会保持不错的增长,公司现有业务也有望保持较好的增长;二是预期产品端更多的增量将来自于将上市的外周动脉和静脉血管介入产品; 三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谨慎考虑通过外延投资收购等方式,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左:第一财经记者黄思瑜 右:心脉医疗总经理苗铮华

科创板“初体验”

2019年4月11日首发申请获受理,同年6月19日过会,7月2日注册生效,7月22日上市交易。登录科创板之后,心脉医疗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心脉医疗首发价格为46.23元/股,上市首日以142元/股的价格开盘,盘中最高冲至219.03元/股,最终收报158.3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4倍。

此后虽有震荡但整体呈上行趋势,截至6月5日股价为245.5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逾4倍。

在心脉医疗董秘顾建华看来,市场行情反应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公司市场地位、产品的创新性、业绩成长性等的认可,也是对整体高值医用耗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未来两年我们可能还会有两三款产品上市。 ”苗铮华称,公司销售团队在产品上市之前便已布局到位,使得每一款获批上市的产品都有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以快速获取销售额,为公司的业绩快速提升带来贡献。

根据心脉医疗招股说明书,作为首次将TEVAR(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适应证拓展到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于2017年三季度末上市,当年实现收入290.35万元;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 2347.89万元,对该公司当年收入有较大增长贡献。

以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来看,心脉医疗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44.39%;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56.38%;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4.92%;经营性现金流1.43亿元,同比增长34.02%。

今年一季度,在疫情之下,科创板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表现出较强“抵抗力”,但细分领域中医疗器械行业多数因受疫情影响而业绩下滑。

心脉医疗又受疫情影响几何?

“的确会受疫情一定影响,但相对比较小,因为如果不受影响的话,原本预期业绩会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不过最终也保持了正向增长。”苗铮华解释称,受冲击小的原因在于,该公司渠道覆盖面较广,不只聚焦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等也有布局,在人流动受限的情况下,仍旧能够保持及时供货开展手术。

2020年一季度显示,心脉医疗实现营收9919.31万元,同比增长7.68%;净利润5947.93万元,同比增长32.42%;扣非后净利润5063.39万元,同比增长13.27%。

对于登录科创板之后,资本市场带给心脉医疗的变化或影响,苗铮华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一方面,公司本身是香港上市公司微创医疗(00853.HK)旗下控股子公司,现在又要符合A股市场的监管要求,再加上中介机构的持续督导,公司整体内控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有利于公司长久发展;另一方面,上市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公众形象,也可以有更多的激励手段,不仅有助于提升客户对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利于吸引到更优秀、更高端的人才。

还有一大影响则体现在资本层面,苗铮华称,公司以介入医疗器械研发为核心竞争力,基本上一个项目从立项到获证,基本上要5~10年的时间,资金投入较大,所以IPO融资后,公司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帮助目前在研项目进行快速推进。

技术支撑成长性

与国际相比,我国聚焦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仍偏落后,整体发展过程是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部分领域的超越。心脉医疗的未来成长性如何,也备受市场关注。

“主动脉介入方面的国产替代率还是不错的,目前有50%左右的市场由国产品牌占据,但是外周血管的介入(包括动脉血管的介入、静脉血管的介入)国产替代严重不足,大概9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外国进口品牌占据,我们也处于跟随阶段。”苗铮华解释称,因为主动脉疾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所以中国的医疗器械发展首先解决紧急救命的产品进行国产替代,外周的动脉类和静脉疾病相对不致命,主要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因为患者基数非常大,所以心脉医疗下一步也会更多的向外周动脉介入和外周静脉介入这两个领域倾斜资源。

她同时称,从成长性角度,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的介入产品市场,除了进口替代之外,其实还有更大一块是增量市场的不断扩容。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未来每年可能有将近20%的增长率,而主动脉介入方面,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未来也会保持15%以上的增长。

那么,心脉医疗如何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距离?

苗铮华表示,在主动脉介入研发方面,心脉医疗将继续保持研发领先性,并更多去尝试一些更加前沿的技术。而在外周血管领域,公司会把负责主动脉产品的成熟技术带头人,分配到外周动脉和静脉介入两个条线里面去带领,让技术进步更快,同时也希望能够从海内外引进更多高端人才,以快速的实现并行乃至超越。另一方面,打通资本市场之后,公司也有了更多的资金聚焦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去投向那些国家急需、国产替代严重不足的领域,冀望多个项目能够齐头并进;同时也可能会考虑一些外部的合作机会。

高值医用耗材行业研发投入普遍较高。从心脉医疗的研发投入来看,近三年研发支出平均占营业收入20%以上。2017年度~2019年度,心脉医疗研发支出分别为4503.83万元、4785.52万元、6069.0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27%、20.71%、18.19%。截至2019年底,心脉医疗拥有研发人员95名,占员工总数的24.55%。

“像我们公司是销售一代、注册临床一代、预研一代,基本上三代产品都在滚动,这样可以保证我们一直有比较新的产品在市场上。所以研发投入一直会比较高。”苗铮华称,预计心脉医疗未来几年的平均研发投入仍会保持在收入的20%左右,可能有的年度多一点,有的年度少一点,但总体的研发投入不会少。

对于心脉医疗如何保证研发投入的成功率,苗铮华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一方面会坚持医工合作,聚焦于解决临床痛点为核心去研发产品;另一方面,在产品立项早期,公司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然后再确定研发项目,再加上公司较多的研发储备人才,从而保证研发成功率。

苗铮华同时表示,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需要药物球囊、导丝、取栓、减容等一系列产品包配套使用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疗效,且不同产品间技术差别也比较大,所以在聚焦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基础上,未来也不排除通过投资、并购等形式去培育孵化一些公司,以期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

“如果单纯自己研发,就像挤牙膏一样,可能等你产品出来,其他公司可能已经在更新换代了,你就总也凑不齐。但是对于投资并购,我们还是会非常慎重,首先肯定是要跟我们目前的产品线能有协同,其次也担心不要去影响我们整体的财务表现。”苗铮华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