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牛播坤:疫情压力测试下东亚供应链为何更稳定?丨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 2020-06-28 11:29:52

作者:梁相宜    责编:赵伟

疫情下,中国哪些行业将面临较严重的冲击?如何把握已经到来的电子产业周期?产业链区域性分化是否会越发明显?
牛播坤:疫情压力测试下东亚供应链为何更稳定?丨首席对策

疫情冲击下,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又一次成为被热议的话题。在产业横向比较的同时,我们不妨在供给和需求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和状态。业内认为,我们目前面临的全球产业链的负面冲击主要体现为需求冲击而非供给冲击,疫情也将打乱产品的生产周期,使这种对需求的冲击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对于中国来讲,也未必不是机会,正如本期嘉宾,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所言,中国目前是简单产业链的全球性供给中枢,需求一旦受冲击, 将对简单产业链造成较为严重的连锁效应。但复杂产业链工序的差距较小,中国有望在高端产业链上进一步攀爬。

疫情下,中国哪些行业将面临较严重的冲击?是否存在产业链外移风险?疫情背景下,如何把握已经到来的电子产业周期?产业链区域性分化是否会越发明显? 第一财经《首席对策》对话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

牛播坤的主要观点:从地理维度看,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正趋向于区域化,区域分工正在边际上不断替代全球分工;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的方式,预计将朝着简单产业链下游低附加值环节转出,较复杂产业链趋向区域化,极复杂产业链仍然延续全球化的格局。

进口下挫 中间品相关加工贸易增速将逐步回落

第一财经:牛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首席对策的专访,首先我们看到前5个月的外贸数据里面,进口数据一直处于递减状态,我们都知道进口方面的中间加工产品占的比例较大,这个数据显示我们的哪些产业或者产业链的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

牛播坤:事实上我们就是关注进口的同时,一就像你刚才说到的中间品,那么往后看的话,也就说进口的增速的下降,它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出口其实还不错,但是进口的增速再下来,就表明我们现在实际上还是在消耗一些存量的订单。 那么往后看的话,实际上从历史来看,每次出口不好的时候,进口增速回落的速度的确是要高于出口的增速,那么具体到行业实际上也就是像你刚才提到的这些中间品相关的一些加工贸易,比如说我们看到从一季度以及到四五月份维持相对比较高增的这种机电,往后看我们估计它的增速会逐步的回落。

疫情打乱电子产品走强周期 但东亚已经形成较固定产业链

第一财经:现在我们从数据上看,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其实是一个电子产品的增长周期,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周期,在中国的疫情可能跟全世界相比得到一个率先控制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把握这个周期?

牛播坤:事实上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其实已经体现出了就是说有所走强的,比如说我们看到手机的需求其实今年还是偏强的,但是要考虑到整个疫情的冲击,它对整个电子产业的影响不仅是来自于供给侧,应该说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需求侧。也就是说在整个全球受到疫情的影响,总需求回落的情况下,实际上我们也很难有所作为,光是解决供给侧的问题,但是整个需求在回落的情况下,实际上机遇本身还是很难去有一个说超预期的表现。//这两方面还是需求的影响更大。 因为从电子产业链本身的特征来说,就我们从他的分工特点来看,电子产业链实际上他比较明显的呈现一个东亚分工,也就是说日本、韩国,包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是整个电子产业链当中,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在东亚内部就完全可以实现区域分工,那么目前来看,整个东亚的这个部分是相对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供给侧其实没有出现明显的瑕疵,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需求的压力。

东亚在产业链分工上已形成稳定闭环状态

第一财经:您的研究提到了“疫情压力”测试,强调了现在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东亚供应链”未来会更加稳定,怎么来得出这个结论?

牛播坤:首先就是说我们说为什么东亚产业链在这次新冠疫情,如果说它是一个压力测试的话,整个东亚的产业链表现的是相对比较好的。首先是来自于我们说东亚国家和地区对疫情的管控在全球范围来看是相对比较有利的,其次就是东亚自身形成了一些相对比较闭环的稳定的产业分工关系,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最为有代表性的当然是电子,其次包括我们看到在化工、机械这些领域,实际上我们看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的数据,我们都看到其实有大量的中间品的贸易在发生,也就是说实际上除了大家比较广泛关注的电子,在化工的领域,在机械的领域,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域分工合作的这样一个形态。

区域合作化深化 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第一财经: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接下来产业链的区域性分化会越来越明显,比如说除了您刚才说的东亚一块,欧洲一块、拉美一块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牛播坤:实际上这就需要回答这个区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相伴相生的一个趋势,因为实际上全球化就是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化,而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从应该说从全球化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看到全球化在加深的同时,不少区域其实它的区域合作都是在深化的,典型的比如说东亚,当然还有欧盟,特别是近两年崛起的东欧国家,也对整个欧洲内部的区域化形成了很大的贡献,包括北美、墨西哥,至于美国的作用其实都在体现这个区域化。区域化跟全球化它是两个趋势,但是它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趋势。

中国在复杂产业链中是重要需求方

第一财经:您也是提到了复杂产品还是全球化,简单产品它可能更趋向区域化,其在整体的复杂产品产业链里边,您觉得中国现在在哪个位置?在未来它可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

牛播坤:要回答中国目前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当中的一个角色,我们说在简单产业链,实际上目前东亚已经从简单产业链的部分开始向东南亚去转移,这就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所谓的H5,就是东南亚5国就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趋势。 那么在略复杂产业链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电子这个是一个代表,那么它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东亚的区域分工,那么更加复杂的产业链,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代表主要是汽车,还有更高端的机械。 我们看到相当大的中国的进口的部分还是来自于欧洲,特别是德国,当然除了德国,还有像意大利,在机械方面,像法国在运输设备,比如说大飞机,还有空客这方面,目前我们看到的部分实际上还是一个全球分工的态势。那么中国在整个我们说的比较复杂的产业链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还是需求的角色,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包括整个运输设备,以及我们又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一个制造业大国,因此我们对机械的需求是我们在目前较复杂产业链链章当中,就是我们说最重要的,目前来看还是需求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当然往后看,我们也希望看到中国能够在整个复杂产业链上的位置能够更进一步的向上去攀爬,从目前更多的集中在下游的一些组装的环节,那么更多的向中游包括上游去延伸。

产业整合意味着超强企业出现

第一财经:当然其实从这两年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变化了,我们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在产业的集中度也在上升,它的整合力度也在上升,这个会对中国在未来的的复杂产业链当中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牛播坤:这个就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讲,它一定会有是因为我们知道产业整合的过程也意味着超强企业的出现,那么超强企业往往有更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这种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包括对智力密集型行业,它往往意味着比较高额的投入,资本性的开支以及研发的开支,那么往往都是只有大企业才能够承担这种成本的,所以显而易见,它对于中国能够在这些我们说相对高端的产业链上的持续的攀爬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降低企业成本 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第一财经:我们在整体的产业链攀升这方面,中国的政策可以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牛播坤:一方面我们说还是要稳外贸稳外资,营造一个所谓的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当然这里头我觉得有一个政策我们可以提出建议的,中国能不能率先与欧盟去推进三零就是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就是率先在维护全球化,包括稳定我们的外资方面做出一些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姿态。这是一个,当然这是我们说应对这种产业链外移,我们一方面要营造营商环境,同时尽可能降低我们的这样一些关税,还有非关税的壁垒。 其次能不能降低用工的成本,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因为我们看到相关的咨询的研究,也都反映了这两年中国的整个用工成本的上升还是比较快的,有没有可能我们在更加提高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关于劳动法上面能不能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空间,能够把他们稳在中国,这是我们说针对相对低端的或者说简单的产业链的这样一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