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工智能照入共同家园,顶尖嘉宾“云上”共商全球合作

第一财经 2020-07-09 23:13:09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 钱童心    责编:计亚

与会中外专家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应用落地以及人工智能在落地中面临的隐私监管等挑战进行探讨,推动上海加速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链接”已成为当下的高频词。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人员的流动、社会经济交流,但人工智能、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将世界这个大家园“智能地”紧密联结起来。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在上海开幕。与往年相比,今年借助新技术、新手段,这场以线上呈现为主、线下结合的“云端峰会”,有着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不论是“AI女团”演唱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曲,“全息影像”出席的马云,视频发言的马斯克,还是能让观众在移动端体验前沿科技的3D虚拟AI家园云展览平台,这场以现场演讲、全息影像、视频音频等形式交互进行的大会热度依旧。顶级大咖数量不降反增,其中图灵奖演讲嘉宾增到7位,大会首日CEO级演讲嘉宾超过30位,比去年翻了一番。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上海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科技合作是重要内容,人工智能是重要载体。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打造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与海内外朋友携手合作,共同开拓人工智能发展美好前景,共同谱写智能时代精彩篇章。

AI照入共同家园

李强指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经成为联结学界业界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平台。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平台深入探究智能革命的演进大势、人工智能的治理课题。上海将为大家共商人工智能发展大计、治理之道创造更好条件,为大家在上海发展提供更大舞台。

可以发现,往届大会发布的应用场景、落成的项目和平台,已经“照入现实”,在赋能实体经济、疫情防控、城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比如,在9日开幕式上揭晓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SAIL奖(Supe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获奖项目之一,“联影智能uAI新冠肺炎医学影像智能化诊断全栈解决方案”从成像、筛查、诊断到随访,以AI全栈助力抗“疫”。疫情期间,有500余台智能“天眼”CT驰援全国抗疫一线,包括武汉全市70%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传染病区及超过一半的方舱医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开幕式时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良性发展,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与行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组织一批智能产品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坚持更深更广的开放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支持上海人工智能改革创新,建设人工智能高地。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在致辞中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新技术被广泛使用,为有效防控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成立数字技术创新部门,帮助各国消除日益扩大的科技鸿沟,帮助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增强竞争力,共同分享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下称“上海办公室”)主任赵晓蕾对第一财经记者在内的媒体介绍道,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有两块主要的内容,一个是做投资,第二个是做技术。比如,投资方面,上海办公室从2001年成立到现在,在上海外商的引进方面做了大量的活动和对接。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办公室将在主题论坛——2020全球工业智能峰会开幕式上发起“产业创新技术及国际合作(WiiTs)倡议”,致力于打造开放的技术转移网络,推动国际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

人工智能“很近又很远”

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与会中外专家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应用落地以及人工智能在落地中面临的隐私监管等挑战进行探讨,推动上海加速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在开幕式上,“三马二宏”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讲述了过去一年人工智能落地的情况。

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应了人们最关心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最新进展。他相信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一定会发生,为此特斯拉已经研制了自己的芯片。

尽管从硬件来看,全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没有挑战,但是软件仍需适应。马斯克说道:“要充分利用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势,可能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

但他认为,更大的挑战在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监管问题。“安全性意味着你想要在99.99%后面再加上几个9,才能被接受;以及需要涉及多少数据量,才能说服监管者。”马斯克说道。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未知仍然大于已知,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腾讯公司已经决定将华东总部进一步扎根上海,加快新基建投入。

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新身份亮相的马云,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和平共处。马云表示,“人工智能”应该称作“机器智能”。他说道:“人类的资源、能力和知识应该用来加强沟通和合作,而不是制造隔阂,甚至扩大分歧。面对灾难,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早一点开始合作,就会早一天胜利。”

今年首次参加人工智能大会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可以为公共卫生系统提供预警,但这需要实时数据的支撑。未来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防疫机构的数据融合是趋势,真实世界的数据需要加速。”

这些实时数据可以用作对入境航班的监测,对医院床位数的调配等,从而提前帮助公共卫生体系做好资源的分配,以避免出现系统堵塞产生“熔断”的情况。

张文宏教授同时给人工智能“泼了冷水”。他表示:“在这次的新冠疫情防疫中,尽管人工智能帮助政府做到了智能化的管理,但是中国疫情的控制最终是依靠传统智慧和城市管理实现的。”

百度董事长CEO李彦宏表示:“我们希望每一家企业,不管多小的企业,都可以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人工智能平台能力和服务,从而快速实现AI化的转型,最终使每一个普通的人者受益。”

技术飞速发展 隐私不可忽视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伴随着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芯片等技术的飞跃,普通人都已经能够享受到人工智能的好处。

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葛越在大会的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上表示,从iPhone相机功能到语音助理Siri,机器学习在苹果的产品中无处不在。目前苹果“神经引擎”处理器每秒钟可以完成高达五万亿次的运算。

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斯瓦米·西瓦苏布拉曼尼(Swami Sivasubramanian)在会上表示:“相信机器学习有巨大潜力可以解决世界上重大挑战,但数据的整理耗费了开发人员巨大的工作量。为此亚马逊已经开发了机器学习平台,这一工具能大幅缩短开发人员的学习时间。”

悉尼大学工程及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陶大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去年10月1日出台了公共数据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基础科研意义重大。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发源地,需要大量的数据,但是高校和研究机构不自己拥有数据,因此就需要自己进行数据的标注,但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因为现在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上亿量级。”陶大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一办法的实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数据标准的问题,为我们节省了巨量的资源和资金。”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叠境数字联合创始人虞晶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能让国内学术界越来越近距离地接触到深度学习等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无疑有利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与会专家强调,人工智能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更值得关注。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在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应当遵循透明、公平、安全、责任、隐私五个方面的原则。”

在谈到隐私原则时,苏世民强调:“因为如此多的人工智能应用依赖数据,所以需要有适当的机制来保护人们的权利、利益和个人隐私信息。人工智能系统需要以易理解的方式披露如何使用、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用户也应该能够随时撤销其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

自动驾驶领域专家、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成奇教授在科技前沿论坛上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是人工智能落地时,隐私问题暴露最为明显的应用。需要考虑有没有黑客用自动驾驶的技术,制造远程的武器。”

他还提到,除了技术问题之外,人工智能的落地还需要与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交叉合作。

企业也已经关注到相关的隐私问题,并正在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隐私保护的挑战。葛越表示:“如今开发者通过使用苹果的机器学习平台,直接在设备上处理用户的视频,而不需要把视频传到服务器上,这不仅省下服务器的成本,同时大大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我们在讲人工智能伦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护,隐私保护当中,不光是法律的问题,也要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权。”为此,科大讯飞已经支持了科技芯片,还与海尔开展了全球第一个纯离线的家庭音响,不联网,充分保护用户隐私。

专家还表示,机器学习建模时数据的偏向性也可能影响人工智能的决策。中科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何积丰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强调了这一问题。何积丰院士说道:“基于带有偏向性的数据所得出的数学模型,在实际做决策的时候,会有些不公平的东西,所以机器学习算法的公平性倍受关注,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