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谁来发出预警信号?我国将实行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

第一财经 2020-07-24 15:32:46

作者:马晓华    责编:刘展超

中国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预警系统早已建立,但今年新冠疫情的出现显示这个体系仍然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完善。

新发传染病预警信号发出的早晚,直接关系到防控的成效。中国将对传染病预警体系进行全新升级打造。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下称《任务》)提出,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实行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推进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军地间和部门间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通报,推动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

谁来发出预警信号?

2003年的SARS之后,中国建立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简称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对各类常规已知传染性疾病展开监测与报告,通过这种监测,不仅可以早期预警传统传染病的爆发,也利于发现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一旦确定,其名字也将列入直报系统。

“对于传染病的预警系统,不明原因肺炎是在里面的,遇到后需要上报,不过这需要一线医务人员的发现能力。如果连续有几个不是已知病原体所带来的肺炎,就需要上报。然后疾控系统流行病学的专家去做调查,一般需要市级以上大单位去核实,县级疾控没有这个能力。”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对第一财经表示。

杨功焕透露,这个预警信号的发出,其实并不需要逐级报告,“只要医院在网络系统中点击报告了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就应该收到,在全国所有的地方,只要下边报告了一例,我们都能在系统上第一时间看到”。

但警报拉响的早晚,也取决于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个人识别能力和警觉性。

杨功焕认为,如果有的医务人员没有能力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也就无法上报,也就对新发传染病出现无法发出预警信号。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认为,多数传染病的发现首先是在临床。基于临床观察及敏感性发现异于平时的病例情况,及时上报,是早期发现并快速控制传染病的重要关口。首先需要临床医生具有较强的传染病风险意识、主动识别意识及依法报告意识,通常一线如急诊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科、影像诊断科及检验科等,特别是基层医生,往往是感知疫情发生的第一批人,应依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及时按要求上报,同时应尽快按操作规程采集多种生物样本并送指定单位检测。

快速响应机制需要改进

目前,新发传染病的发现和预警、及早采取公共卫生行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预警信号释放的早晚对于防控带来什么后果?

对于此次新发传染病,李立明认为,经过多年传染病重大专项建设,我国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筛查能力已有大幅提高,但只有在疾控系统及时接报,科研支撑机构尽早获得病例样本开展病原监测和鉴别的情况下,才能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由临床发现触发的快速响应机制需要改进。如果专业判断能力不足,发病后未能及时协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则可能影响提高临床相关响应级别指令的及时性。

新发传染病预警系统包括:预警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响应率与响应时间、预警信号初步核实与现场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尽管我国已建立了法定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网上直报系统,但根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程跃、高翔、李力等的研究,风险预警作用发挥不到42.0%,而转为应对风险的行动干预能力发挥则仅有0.8%。所谓“前瞻治理”就是防患于未然,它强调动态把握主要危害因素,科学评估分析其演进趋势及危害程度,并针对主要危害因素的形成机制,进行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干预;相反,被动、滞后、割裂的应对,则容易延误时机,加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发展,防控和治理成本极其高昂。

“由于新发传染病缺乏相关背景资料,传统疾病监测系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症状监测成为其常用的早期预警的重要手段。症状监测以早期出现的非特异性指标如症状体征、接触史等为敏感指标,对于及时发现新发传染病的异常情况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上海在2013年2月通过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发现了全球首例H7N9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疫情,立即采取相应的预警和防控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是这个症状监测更需要医务人员的敏感性,发现更重要。”一位传染病临床专家如此表示。

目前我国建立的传染病监测系统绝大多数是针对诊断后的病例信息进行监测,而提高传染病预警及时性尚缺乏系统的预警效果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对于预警系统的可接受性和预警的成本效益评价也同样是预警研究的难点之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