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协调联动,加快支撑体系建设和产业政策规划研究制定,出台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等产业政策,抓紧编制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规划;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加速推进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在建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各区、园区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挖掘产业发展空间潜力,引进符合产业定位的重点项目。
方案聚焦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在研发、临床试验和上市注册等环节的难点和堵点,对重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加速转化”。
到2030年前,由于大量重磅药品专利即将到期,将出现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跨国制药商正在寻求重建未来产品线,拯救所谓的“专利悬崖”。
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共有17只子基金入选,其中集成电路2只、生物医药10只、人工智能5只。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既保持着高速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增量,也在由传统引进向自主创新输出的方向转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