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拖欠教师工资被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通报批评的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周日(9月6日)受到省级政府处罚决定。
据《贵州日报》,贵州省委决定对大方县政府县长作停职检查处理,对大方县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作免职处理。
据大方县政府官网,大方县县长为陈萍,分管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县审计局。大方县常务副县长曹代发,协助县长负责财政、审计工作。分管县教育科技局副县长为聂跃。
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公布了《关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 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的督查情况通报》,称大方县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计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
另外,督查室还发现大方县假借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名义,发起成立融资平台公司违规吸纳资金,变相强制教师存款入股,截留困难学生生活补贴。
贵州省委、省政府认为,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师生合法权益,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从严从速从实狠抓整改和查处工作,确保通报指出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并严肃追责问责。
目前贵州省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大方县督促整改和开展查处工作,对大方县拖欠的教师绩效工资及各类津贴补贴、欠缴教师的“五险一金”,确保今年9月10日前发放补缴到位;对大方县违规挪用的教育专项经费,确保年底前全部归还到位。对融资平台公司违规吸纳资金、变相强制教师存款入股、截留学生生活补贴等问题,将深入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刚脱贫不久的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与当地财政收不抵支直接相关。
大方县2020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上一年发展不足时称,财政收入偏低,财政增收乏力,历史欠账较大,税收收入持续低位运行。地方政府性债务、民生欠账等风险点仍然存在,还本付息压力较大,财政“收不抵支”,资金短缺与发展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
当地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大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22亿元,比上一年下降约17%。2019年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5亿元,实现了增长。不过2020年前7个月,当地收入5.14亿元,同比下滑6.6%。
当地扶贫、偿债等支出压力较大。2018年大方全年共统筹安排各级资金22.03亿元投入脱贫攻坚领域,其中就包括教育资金5.06亿元。2019年当地共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19.59亿元投入脱贫攻坚领域,最终在当年顺利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
为了控制债务风险,大方县2018年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债务还本付息34.77亿元。
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2300元。
进一步加大惠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全力以赴落实好今年财政、审计和税务重点任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教育领域公司纷纷拥抱Deepseek,强推理能力AI大模型赋能下教育+AI有望加速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伴随更多中西部省市加入试点队列,固有的筹资难题再次被提及——目前,地方筹资来源还比较单一,在财政补贴为主的模式下,这项民生项目如何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