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LG化学与SKI矛盾难以调和

第一财经 2020-09-07 20:59:45

作者:权小星    责编:彭海斌

近期,围绕两家韩系动力电池巨头LG化学及SK Innovation(下称“SKI”)的诉讼战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

近期,围绕两家韩系动力电池巨头LG化学及SKInnovation(下称“SKI”)的诉讼战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

第一财经记者从了解韩系电池企业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两家企业已“基本放弃”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并计划通过继续应诉来解决争端。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曾经不下十次会面,其中包括法务部门负责人、中高层领导人会面,两家公司的总裁也曾在去年中秋前夕会面。

“不过,由于两家公司提出的条件相差过于悬殊,且双方基本没有让步的空间,因而两家公司内部已经基本放弃协调的可能性。”上述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说道,SKI方面向LG化学提出千亿韩元级别的赔偿金,但LG化学则要求“至少要”万亿韩元,两者相差了近十倍。

SKI一直希望在10月5日美国ITC(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裁决之前解决此项争议,但两者金额要求相差太大,且双方均表示“若按照对方的请求,则公司会涉及到渎职的危险”。

第一财经记者就上述信息询问两家公司,两家公司负责人对上述信息均未予以正面回答,但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承认,协商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目前尚未放弃协商解决的可能性,并将持续保持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9月7日,两家公司针对涉及动力电池材料配比的“994专利”及其附属专利的归属再度互发声明,反驳对方的立场,LG化学方面指责SKI将LG化学的工作人员挖到SKI,并窃取了核心机密后发明了“994专利”。

SKI方面则认为,虽然专利研发者确实来自LG化学,但研发者于2008年就从LG化学离职,远早于LG化学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开发的2013年,因而LG化学方面的指控不成立,并反控LG化学利用SKI的“994专利”进行研发,且未获得SKI的许可。

公开信息显示,两家企业的拉锯战源于2019年4月,当时LG化学方面指控SKI共计挖走76名LG化学动力电池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并借此方式窃取了其核心技术,由此向美国ITC提出控告。

随后,SKI向ITC反诉LG化学“非法利用其拥有的994专利”,并要求LG化学方面进行赔偿。

除了在美国,两家公司在韩国本土也对簿公堂。2019年6月,SKI曾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起诉LG化学,并要求针对无端指责SKI的行为进行道歉和赔偿10亿韩元(约合575.04万元人民币)。

受到特斯拉、大众等搭载韩系动力电池的汽车销量好转影响,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市场装机量普遍上涨。根据全球动力电池调研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今年1~7月,LG化学在全球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市占率为25.1%,超过宁德时代占据首位;SKI同期数据则为4.1%,首次进入前十名,为第六名。

不过,在韩国新韩证券分析师李先烨看来,两家企业的拉锯战不断持续,表面上的原因是挖角所引发的技术泄露,背后则体现了韩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复杂竞争。

2018年11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SKI为其基于模块化电动工具包(MEB)平台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SKI为此决定在距离大众工厂较近的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JacksonCounty)新建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2022年投入生产,总投资金额将达到1.14万亿韩元(约合65.58亿元人民币),投产初期年产目标值为9.8GWh;另据韩国媒体的报道,在LG化学“拿下”特斯拉的订单前,两家公司也曾为了敲响特斯拉的订单进行“拉锯式”的竞争。

李先烨认为,使LG化学和SKI剑拔弩张的最直接原因,是SKI拿下了大众动力电池的订单,此外由于两者的主力产品均为方形三元锂电池包,因而存在高度的竞合性。

“由此,LG化学认为SKI方面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能够取代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LG化学的背后,是因为SKI在过去两年挖走许多研发人员,并积极汲取其核心技术所促成。”李先烨进而认为,由于ITC已经在预裁决中发布了对于LG化学更有利的裁决,因此SKI方面会急于达成协议,并认为未来若双方达成一致,SKI的让步可能会更大。

韩国动力电池行业人士金成范(化名)则向第一财经记者提到,SKI由于是后发企业,为了弥补劣势而给到相比于LG化学更高的薪资,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这是否能够理解为“窃取技术”,则值得商榷。

金成范表示,SKI为解决其后发劣势,因此在近年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并急剧扩大产能,这使原本行业内所维持的动态平衡有所打破,这也成为目前引发行业内部争议的最大原因。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宜宾实践丨汇三江之水,中国新质生产力迈向全球

近年来,宜宾政府新颖地提出了“4+4+4”工业发展道路。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构建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四大未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09-14 16:08

宜宾远见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脉搏,在这里跳动与澎湃

2023年宜宾市实现电池产销96GWh,占全国15%,已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09-14 16:08

“新在贵州”系列:抢抓新能源电池“风口”机遇,贵州全力打造“电动贵州”新名片

贵州提出,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到2035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09-12 20:42

我国北斗产业已进入规模应用新阶段;宁德时代天行商用动力电池新品即将发布丨明日主题前瞻

8月中国快递指数同比增长12.6%,机构称板块盈利估值有望修复;宁德时代天行商用动力电池新品即将发布。

09-12 22:18

动力电池板块大幅走高 这些概念股本月获多家机构调研

动力电池板块大幅走高 这些概念股本月获多家机构调研

09-11 13:2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