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沿科技领域,“十四五”期间将瞄准哪些方向?
新华社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
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建议》指出,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主任王迎春3日晚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把创新放在了一个非常核心和基础的战略位置,特别是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有了系统论述。“《建议》所选取的几个前沿领域,都属于未来在全球科技竞争发展中很关键的领域,也是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最核心的领域。另外,这些领域也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他认为,这几个领域,重点是体现前瞻性和战略性。既有需要当下突破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又有着眼下一代可以进行创新竞争和产业基础技术竞争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雯也对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很多产业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卡脖子”技术问题,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我们的科技力量,比如基础研究能力还相对不足,并未出现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新发现、新技术、新内容。这样就制约了我们产业结构的升级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新办10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在“十四五”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划布局上,科技部将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需要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一是加强前瞻部署和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和量子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打造我国高新技术先发优势。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关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新技术成果供给。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秦勇说。
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硅光、RISC-Ⅴ等前沿技术也在不断迸发,吸引了众多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如何让资本更精准、更持久地赋能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助力其强链、补链、延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当日与会嘉宾们的发言观点精彩纷呈。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拟投资的第三批子基金应为设立或迁址上海市内的股权直投基金。
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百分点。
向企业发放算力券、模型券、数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