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需两旺支撑制造业改善,服务业与建筑业走强,带动非制造业高景气企稳,11月PMI预示四季度经济动能修复超预期。未来海外库存周期共振、疫苗落地前出口再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修复将是经济动能回归常态的三场收官之战。
11月制造业PMI较10月回升0.7个点,达52.1%,连续9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其中,改善明显的指标包括新订单和价格:
11月制造业出生产与新订单指标达到近三年内的高点。需求端,内外需两旺,新订单较10月大幅提升1.1个点,新出口订单提升0.5个点。供需缺口继续扩大,经济动能加速上行。
两大价格指数回升,原材料价格提升幅度大于出厂价格。出厂价格在需求改善阶段出现大幅上行,同时上游工业品价格普遍快速修复,企业盈利面临好转,预计11月PPI环比显著改善。
库存指数回升,产成品库存提升幅度强于原材料。库存指数近几个月出现震荡,我们认为主要源于结构性补库和需求超预期回升的拉锯。结合产成品库存水平和未来需求端运行来看,国内结构性补库仍将延续。
细分行业中,11月绝对值最高的4个行业为电气机械、医药、汽车、计算机,环比改善最好的3个行业为饮料、木材加工、黑色。
11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较10月小幅提升0.2个点,主要支撑为价格类指标和新出口订单的提升。细分行业来看,细分行业,航空、电信表现优于其他行业。环比上,电信、房屋建筑回升较其他行业明显。
透过11月PMI数据,我们看到四季度经济动能修复的强度超预期,经济动能在回归常态过程中还将经历三场收官之战:
海外库存补库共振蓄势待发。
美欧库存已至历史低位,同时美欧产能恢复仍然有限,产能利用率当前仍低于常态4-5个点左右,海外补库将带动国内制造业景气上行。
疫苗注射正式推进的短期内,将对国内“宅经济”与供给替代产品出口带来再推动。
疫苗推出会在中长期吹响经济复苏的号角,但疫苗大面积注射前,未采取封锁管制区域的海外居民出于审慎,可能会自主降低公众场所暴露,短期海外服务业等经济活动会有扰动,同时将再度促进国内“宅经济”和供给替代产品出口。
后续复苏动力的边际抬升中,中小企业以及限额以下的经济活动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民营中小企业近几个月的环比动能改善乏力,基本维持稳定状态,我们认为在政策环境稳定和服务业加速修复之中,小型企业和限额以下经济活动回升将继续发力,最终落实在消费动能回归常态。
(作者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在准入准营领域,浙江将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探索建立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并推动外国(地区)自然人投资企业登记全程网办。
巴菲特:股市波动是常态,不要因市场短期波动而惊恐
中国经济本身具有强有力的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宏观政策有进一步加码的能力和空间。
面对未来日益增多的挑战,除了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外,保持适度甚至最大程度地开放,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一图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