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乡村振兴徐州探索: 人居整治兼顾生态美与产业旺

第一财经 2020-12-14 22:08:47 听新闻

作者:一知    责编:杨小刚

三年来,徐州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战役”。

从徐州市区出发驾车1个多小时,在国道310和省道250交会处的东南角,有一条3000米的银杏路,这条西依艾山、东傍沂河的“银杏时光隧道”,每年秋末冬初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隧道”所在地,徐州市邳州铁富镇姚庄村,也是邳州银杏产业的主要种植地。走在宽敞的村道上,两侧排列整齐的银杏树一眼望不到尽头,清幽之气弥漫开来。清澈的小溪、整洁的道路、别致的楼房,诗意田园景色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每年一到银杏季,家里的超市生意就很好。”村民冯均忠告诉第一财经,2012年,他在“隧道”旁开了一个超市,受益于银杏旅游,每年的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不只是冯均忠,姚庄村村支书冯刚介绍,村里的银杏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带动了一万多人就业,人均收入增加12000多元。

游客在“银杏隧道”拍照留念。新华社发

今年6月,姚庄村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美丽家园”示范点。

在徐州,像姚庄村这样通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达到美丽宜居村庄,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绿色发展、聚焦生态富民的村庄不在少数。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徐州取得显著成绩,探索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区域样板,并先后获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金字招牌。

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战”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称《规划》)。

《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此后,各省和各地区纷纷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徐州也闻声而动、听令而行,于2018年10月下旬,就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三年来,徐州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战役”,全市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数据显示,三年来,徐州市已建成新型社区15个,建成省级美丽宜居村庄612个,今年还将创建200个以上美丽宜居村庄;全市现有建成和在建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92个。

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对记者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战”。徐州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导向,把公共空间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四项重点工作作为“开局之战”的“开篇力作”,系统推进、全域整治,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一时美”到“一直美”、“环境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蜕变。培育形成了集中居住“睢宁模式”、空间治理“邳州方案”、环境整治“铜山样板”等一批先进典型。

铜山生态乡村

周铁根还表示,徐州统筹“环境优”和“产业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把产业兴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支撑,真正使绿水青山成为可感可触的金山银山,努力走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优势转为绿色新兴产业

作为“中国最美银杏村落”的姚庄村,就是依靠银杏产业将生态优势转为绿色新兴产业的典型。

邳州种植银杏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也是中国栽种银杏面积最大的县。在邳州,银杏种植主要分布在铁富、港上、官湖等乡镇,周边五六个乡镇栽种面积达40万亩。

近年来,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姚庄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陆陆续续拆除违章搭建106处,清理村庄道路4500余米、排水沟2200余米。360多亩土地被重新收回公有,并通过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拍卖、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

得益于银杏,姚庄村获评中国最美银杏村落、徐州市观光旅游名村,今年3月,获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年旅游收入达3000万元,带动农民创收达500万元。

同时,时光隧道主景区及周边干道两侧银杏树下还种植有中草药、油菜1500多亩,年均增加集体收入10万多元,增加农民收入800多元/亩。目前,全村种植银杏树2700多亩,打造“苗、树、叶、果”四位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基地,推动银杏全产业链开发,构建银杏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等中高端产业体系。

冯刚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就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银杏深加工,近年来,结合生态旅游等模式带动了银杏一二三产业贯通发展。

离姚庄村不到10公里的官湖镇授贤村,也是一个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并走向生态产业振兴的典型。授贤村被称为沂水河畔的一颗明珠,这里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

授贤村党支部书记刘永亮告诉第一财经,以前的授贤村是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村”,道路被运砂车压得破烂不堪,交通也比较闭塞,村民主要以采砂为生,河水浑浊。

直到2010年,出于生态和安全等方面考虑,相关部门对河道采砂开始进行严格管理,再到2015年全面禁止河道采砂。2017年8月,当地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开始了“公共空间治理”。

如今,作为金色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授贤村的银杏湖风景区波光粼粼、挺拔的银杏树每到秋天一片金色,每一处风景都让游客们赞叹不已。“下定转型决心的授贤村,抓住沂河水韵、银杏林海、古村文化、特色产业四大要素,做足生态文章。依托银杏湖景区建设,打造万亩花海、6万平方米沙滩浴场等,旺季每天接纳游客5万余人,推动三产壮大提升。”刘永亮对记者表示。

产业兴村让乡村振兴走得更远

徐州产业兴村的案例不只在邳州。徐州新沂水蜜桃、贾汪区马庄村香包、丰县苹果等特色产业都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的标志性案例。

徐州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只有产业兴旺,才能让乡村持续发展。徐州正在培育村庄主导产业和农村高效农业园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旅游业和民宿经济,打造“一村一业一品一店”产业布局。

汉王人家。

根据《规划》,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过程中,要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要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比如在提高农民参与程度方面,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在收益分享模式方面,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徐州新沂市时集镇郝湖村,就将农民土地经营权和贫困户精准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合作社,探索“水蜜桃产业+股份合作社”产业模式。

2014年起,郝湖村建成了水蜜桃产业园,为了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村里成立了汇康果蔬专业合作社,集体流转土地栽植水蜜桃400亩、核桃园420亩。农户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12个。

另外,村里还利用省专项资金200万元与帮扶资金60万元,建设800亩水蜜桃基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资金入股,其中400亩由村集体按照股份合作自主经营,经营收益40%作为村集体收益、30%作为公积金和再生产费用、20%作为全村群众分红、10%作为低收入农户专项扶贫基金。

在2016年,郝湖村还是省级经济薄弱村。2018年,郝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从省级经济薄弱村变为集体增收明星村。2019年,被评为“徐州市最美乡村”。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但徐州并没有就此止步。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对第一财经介绍,到2022年,全市要建成1000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100个左右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更多乡村振兴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正在不断创造,并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