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二十期:智慧城市需要大智慧,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2020-12-29 16:00:01

作者:大V有话说    责编:陈仲伟

智慧城市的支持者实际上坚持的是技术吸纳治理,他们只关注技术变革,而没有认识到治理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至关重要性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城市治理进行了一场“突击摸底”。在防疫初期诞生的健康码、疫情地图、智能测温、智能消毒机器人、智慧物流与国土空间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在疫情有效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人们看到了在智慧城市建设在防疫工作与城市治理中所带来的成效,并也开始明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新基建」的横空出世,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对于新基建的意义,则再一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从新基建到智慧城市,会成为未来的风口么?

而根据德勤2018年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Super Smart City:Happier Society with Higher Quality),为了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各国大力投资建设智慧城市,投入金额逐年升高,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高峰。由于拥有后发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然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亮教授认为,目前智慧城市的支持者实际上坚持的是技术吸纳治理,他们只关注技术变革,而没有认识到治理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至关重要性。在涉及到个人对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的隐私安全方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交叉学科平台与旷世科技共同推出的跨国调研发现,在中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沙特、美国这六个国家中,中国人是最懂人工智能的,也认为隐私保护最为重要。但同时,中国人又最不担心隐私问题,原因就在于对政府的信任,由此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尤其是在公共事务方面。

智慧城市如何规划与建设?个人隐私如何保护?投资智慧城市概念有哪些值得关注,一财号特邀专家们就这些问题给予专业分析。请点击阅读——

智慧城市:地方政府需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北大光华教授孟涓涓:数据时代,从3个层面看个人隐私问题

 

【一财号】是什么?——实践第一财经内容平台化战略,开放旗下全媒体平台的资源,依托多年来在财经领域积累的专家资源,与专业意见领袖共同致力打造一个财经领域高质量的思想交流、价值传播、能力成长的生态。

版权及入驻合作请联系陈老师:

13761712038/或邮件1000V@yicai.com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