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保险公司2020年度理赔报告已经陆续出炉了。近日,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了6家上市险企2020年度理赔报告。其中,重疾等险种理赔详情揭秘了哪些真相?
恶性肿瘤高居首位
虽然目前新老重大疾病定义切换已经完成,但各大险企发布的2020年理赔年度报告中的重疾险产品,仍然是按照旧版开发设计的。
2007年,保险行业协会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范围规范》,对各家保险公司重疾险保障的病种进行了统一,规定了25种重大疾病和赔偿条件,在此基础上,各保险公司又做了拓展,将赔付范围拓展到80种或100种。
从头部上市险企的理赔责任分布来看,最常见的重疾有3种:恶性肿瘤高居首位,其次是心脏类疾病(比如急性心梗)、脑血管疾病(比如脑中风),这三类重大疾病成为威胁健康的“三大杀手”。
例如,中国人寿披露,从2020年理赔数据来看,恶性肿瘤、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比为73%、13%、5%。
而从头部上市险企恶性肿瘤赔付细分项看,男性与女性理赔占比最高的癌症种类差别较大。虽然各家险企有所差异,但大体来看,男性主要集中在肺癌、甲状腺癌、肠癌、胃癌、肾癌等,女性则主要集中在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肠癌等。
以样本数量较大的中国人寿为例,2020年度理赔报告中详细披露了各种癌症占比,肺癌是男性发病最高的癌症,甲状腺癌是女性发病最高的癌症。
从上述险企年度理赔报告来看,重疾赔付呈现逐年增长。太保寿险报告称,2020年其重疾赔付超整体赔付金额的50%。
人保寿险报告称,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人类患重大疾病的几率超过70%,主要集中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在我国大概每6分钟即有1人被确认癌症,且发病日趋低龄化。重疾致贫屡见不鲜,足量、足额的重大疾病保险尤为重要。
获赔率提高
在理赔年报中,保险公司都会公布该年理赔数额、获赔率、理赔时效等数据,这些理赔数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理赔服务质量。由于行业数字化和线上化转型加速,与2019年相比,去年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和获赔率有所提高。
根据上市险企旗下的寿险公司目前披露的理赔服务数据,从理赔金额来看,中国人寿排名第一,2020年全年赔付超470亿元。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2020年全年理赔金额分别为352亿元、164亿元、117亿元、79.1亿元、69.83亿元。
此外,根据上述险企披露的2020年全年理赔件数来看,中国人寿排名第一,2020年全年赔付约1610万件。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分别赔付388万件、334.66万件、69.2万件,新华保险、太保寿险全年赔付分别为250万人次、296万人次。
从理赔获赔率来看,2020年中国人寿件均赔付较去年同比上涨12.3%,获赔率增至99.6%。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等2020年小额理赔获赔率均超过99%。
明确万能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特别是在利率下行期,可以通过降低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根据《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简化股权层级,防止无序扩张;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
赔付包括:伤残或死亡保险金,医疗费用赔付,住院(照护)费用赔付。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可以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科技、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等企业,符合监管规定的共享服务类企业,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认可的其他企业。